让下一代享受同样的益处,尽力使孩子避免重蹈覆辙。世间家庭千千万,不管养娃的方式怎么变,相信你的养娃目标,一定就在第一句话里面。
那么,如何才能看懂孩子的行为,成为一个养娃达人?《儿童心理学》(精装修订版)这本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经典之作,从儿童的本质,到儿童与世界的关系,再到儿童的能力,之间还穿插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知识基地,深入了解儿童的本质和儿童差异。
《儿童心理学》的作者H·鲁道夫·谢弗,是英国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出生在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的谢弗,早年经历了纳粹大屠杀,他的父亲死于肺炎,随后母亲在奥斯威辛被毒气毒死。
作为一个在可怕的环境中失去双亲的小男孩,谢弗从未公开谈论过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但这经历一定对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为谢弗的早期心理学,关注的正是孩子们的依恋关系和对分离的恐惧。
从事心理学研究50年,谢弗早已成为心理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而他的经典之作《儿童心理学》,以儿童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深入研究了儿童期的本质和个体儿童的个体差异,堪称一本养娃心理宝典。
01 儿童的本质
到底什么是儿童?
儿童是微型的大人,还是社会中的弱者?
《儿童心理学》的作者谢弗说,这些定义常常让我们只注意到孩子所缺乏的能力(比如缺少知识,没有自控力……),而忽视孩子与生俱来的无限潜能。
关于儿童的性质,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大到不同的社会,都会以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来看待儿童。小到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儿童,知道每个儿童都有自身的特点。正是儿童养育方式的差别,导致了儿童间的个性差异,儿童也就有了不同的定义。
从大概率上来说,为什么东方的国家的孩子更羞涩、依赖性更强?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孩子往往更外向、更独立呢?
这就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表现。比如在中国的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是浸提进行的,强调儿童的统一行动和个人服从的集体主义;但是在美国的幼儿园,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个人的活动,强调的是个人主义。
02 神奇的情绪应用和控制能力
前面有提到过,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无限潜能,其中之一就是对情绪的应用和控制。
儿童不需要教就会发怒、害怕、高兴。这些情绪是自然表露的,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根据达尔文的观点,似乎有一种基因控制程序确保不同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出现,这对所有人都一样,与社会和文化无关。
情绪对孩子有积极的功能。比如婴儿的啼哭是一种交流手段,它可以提醒母亲采取对应的措施。在婴儿能够使用语言之前,他们使用情绪反应和信号,来告诉别人他们的需要和要求。再比如,儿童出生半年后,开始表现出对陌生人的害怕。这种因害怕而产生的啼哭、挣扎和焦虑的表现,可以保护婴儿只和自己信任的人在一起,避免被陌生人带走。
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对情绪的控制。当婴儿发现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扔餐具会让父母生气时,儿童发现自己有了控制大人情绪的能力,他下次很可能还会继续这样做。想不被儿童牵着鼻子走,那父母可以在孩子摔餐具的时候,表现得不动声色,而不是勃然大怒,这样孩子很快就会对这一“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失去兴趣。
儿童的情绪,也是一种源于遗传的神奇能力。正如《儿童心理学》的作者鲁道夫所说:所有的情绪都有某种适应价值,都有调节个体和人际关系的功能。
03 比父母影响还要大四倍的同伴关系
儿童的成长就像是一个不断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而建立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则是儿童最早的任务之一。
家庭是儿童经历第一次关系的地方,它教会儿童基础的社交关系。而后,儿童与同伴之间,将会建立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相比父母只是充当“施加者”的角色而言,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关系和智力发展明显有更大作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与孩子的同伴相比,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业的影响最大,而对孩子社会及情感方面的影响,则同伴的影响要高于孩子父母。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里斯则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有50%是来自先天的基因。剩下的50%中,有10%的影响来自于孩子的家庭,主要是他的父母。而另外40%则来自孩子的同伴。也就是说,同伴对孩子的影响要比父母大四倍。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儿童互相帮助时,一般会产生两种情况:
一是合作学习:能力大致相当的儿童一起活动。甚至有研究证明,天真的孩子一起弄清一个问题,比他们单独学习进步更快。比如加拿大采取的是小组项目学习法,近十年来加拿大的教育质量都在全球数一数二,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是同伴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能力更强的儿童向能力稍差的儿童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最终使二者的能力达到相当的水平。这里可以参考德国混龄幼儿园的案例。有上混龄幼儿园的妈妈发现,即便老师什么都不教,孩子自己就能学会很多新知识。特别是大孩子,在这种混龄幼儿园中,有很多机会领导和照顾更小的孩子。就算是一起玩游戏,制定规则和协调矛盾的,一般也都是大孩子。这对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情商和同理心都很有帮助。
人本质上是一种倾向于从众的动物。
比如孩子很可能会拒绝父母提供的食物,但很少拒绝来自同伴的零食。同样一种零食,也许孩子在家里很讨厌吃。但是将他和一群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孩子放一起,他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孩子玩的游戏很少是父母教的,它们大部分是来自同伴。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人比与他们年龄相仿,境遇相似的同伴更合适的模仿对象。而且,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时间要超过与成年人相处的时间。
04 无可比拟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其他认知发展综述所无法比拟的。
他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追踪了儿童的认知功能从一个年龄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显示出儿童认识世界的能力从出生到成熟是基本延续的。
四个阶段中,最吸引我的是前运算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对儿童来说,太重要了。
前运算阶段,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合理地步,却是教育上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正是孩子准备上学或已经上学的阶段。
2-7岁的儿童,思维方式之所以不合逻辑,主要是受到了三种心理上的限制。也正是这三种限制,导致了儿童思想的不成熟。
1.知觉集中倾向。指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能集中于事物的单一层面,忽略事物的其他层面。比如质量守恒概念:两杯同样多的水,先后倒在大小不同的杯子里,孩子会认为水面高的那一杯水多。这是因为,孩子只能注意到形态的变化,而忽略事实:实验前后用的是同一杯水。
2.不可逆性。儿童只能从原因去看结果,不能从结果去看原因。常见于数学运算和因果关系的问题中。比如,孩子知道 9+6=15 算不出15-9=6;知道吉姆是自己弟弟,但不知道吉姆也有兄弟,而且那个兄弟正是自己。
3.自我中心主义。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关于这个观点,最有名的就是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你问3岁儿童两个问题:“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和“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你会发现,孩子给出的答案,是相同的,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他不会从娃娃的角度观察和回答问题。
《儿童心理学》中,还有很多的神奇研究:
比如环境和基因对孩子的影响:环境差,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越明显;环境好,基因对孩子的影响就越明显;比如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影响孩子的是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还有语言的关键词、儿童为了某种目的而去记忆等等理论。
乍一读枯燥无趣,其实内里处处生动有趣,特别是案例解析,生动翔实,感人至深。花几天时间看一本书,就能对儿童成长的秘密,原生家庭的影响等,有至少80%的理解。
总之,非常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