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的第五年,还是格格不入

北京不到15平的出租屋


每天上班路上,都会很讨厌北京,讨厌它一年四季吵吵闹闹;讨厌它秋天的雾霾,冬天的干燥。

虽然昨晚打开了加湿器,但早上爬起来,一擤鼻涕还是有红血丝。

一到秋冬季节,整个城市都是雾蒙蒙的,看不见星星望不着月亮。

更失望的是,我喜欢的吃食这里几乎都没有,这对于如此好吃的我来说,实在不可忍。

这里买不到生咸鸭蛋,我去超市问售货员,她很无语,说咸鸭蛋都是熟的,哪儿来的生的?我也无话可说,明明是她自己无知,说下来反倒像我毫无生活常识。气得我马上从京东上买了一盒生咸鸭蛋,拆快递的时候我甚至想去找那位售货员,当着她的面敲蛋,然后说:喏,看到了吧?生的!

这里也没有湖南老家热气腾腾的汤粉,煮得软烂的米面淋上骨汤,再加一大勺牛肉哨子,拌上酸豆角、榨菜、花生米、葱花,吃完一整天都神清气爽。

这里倒有人爱吃粉,有大大小小打着湖南米粉旗号的店,比如年轻人很喜欢的霸蛮牛肉粉,名字也取得很湖南,可就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味道。

这里更没有老家野生的紫苏、地菜、水芹、香椿,每次贪嘴,都要花上好大的价钱。

这里的春夏,少有淅淅沥沥的小雨,趴在窗台上听雨这种事儿,在北京从来没有过。

南方人对雨有种特别的情愫,不管春夏秋冬,在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雨声,有兴致时泡壶热茶看书,无聊时来碗泡面刷剧追综艺。

可在这里,一年四季,也就那么几场把人淋成落汤鸡的暴雨,上一次下暴雨,邻居房间还漏水了,听说被子衣服、老家寄来的干货都进水了,你说这哪里还会有听雨的兴致?

从大学到如今毕业参加工作,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五年了,可我仍然与这里的饮食、气候、生活习惯格格不入。

人或许真的很难重新、完全融入另一片土壤,对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