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圈一妞晒出两张出国游机票,群里顿时炸了锅。
“哇,你也太潇洒了吧!”
“羡慕嫉妒恨啊!”
“瞧瞧人家这日子过的!”
“赶紧踢出群,太刺激人了!”
大家都知道,这姑娘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工作,又要给自己放长假出去逍遥游了。
自从结束了一段痛彻心扉的恋爱后,这几年,她基本上都是这样循环来过的。
一个人,每年选个心仪的目的地,勤恳工作攒足钱,然后请长假或辞职出去看世界,晒与各肤色帅哥、各季节美景的友好合影,完了继续回归工作生活——多好!
更好的是,周围目睹她这种生活形态的朋友,除了艳羡和佩服,并没有人启动苦口婆心劝说忧虑模式。
“你年纪也不小了,赶紧安稳下来,找个人嫁了吧!”
“你一个单身小姑娘在外游荡,多不安全呐!”
“你这挣点钱都拿去玩了,不存点嫁妆?以后怎么养老啊?”
“天天晒帅哥合照有啥用,踏实找个对象照顾你才是正事啊!”
诸如此类打着“为你好”名义的“闲话”,大龄未婚的女士或男士应该都不陌生,要不怎么每逢各种长假就有“应付亲戚盘问宝典”“如何回应隔壁大妈的关切问话”之类的热文传播呢,连“招聘/出租临时男女友”都变成季节性买卖了。
追根究底,都是因为太多人喜欢指点别人的人生了。仿佛没走他们走过的寻常路的人,最终结果必然是误入歧途、错走弯路或万劫不复。
于是,他们想方设法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别人,全然不顾“人各有志”,就像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咸,有人喜静、有人喜动,有人乐于安稳、有人中意变化,只有选择之别,没有对错之分。
人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闲杂人等瞎操什么心呐。
▼
以前有个同事小伙子,痴恋一个姑娘,偏偏姑娘对他若即若离,关系迟迟不确定,折磨得小伙子常常半夜喝闷酒,然而醉过痛过之后还是被姑娘招手就来、挥手就走。
身边的知情人纷纷替他不值,直言他就是个“备胎”,又是劝又是骂,可小伙子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最后直接放弃升职机会随姑娘奔赴远方。
一帮操碎了心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饯行饭桌上两杯酒下肚,纷纷道出逆耳忠言:
“你俩以后就算结了婚,估计日子也难安稳呢,兄弟,撑住啊。”
“你可长点心,别千里迢迢追过去了还被人跑了。”
“我就怕那姑娘身边没人时拿你填空,不怕,要是被欺负了咱去给你撑腰。”
小伙无奈又尴尬地笑着,第二天默默地坐了早班火车追逐爱情去了。后来有要好的还是不定期关心他和姑娘的进展,终于在大概两年后,传来了捷报:小伙和姑娘喜结连理。一帮人总算了结心事,大呼“咱这几年的惦记总算没白费”,纷纷在群里要求小伙发红包。
小伙发了红包,还说了句让人唏嘘的话:“很感谢大家当年对我的劝慰开导,但我最感动的,要数走之前你们一起举杯对我说的那句:祝你早日成功!感谢你们的祝福!”
有人嚷嚷着“肉麻”把这话岔开了,我却从他这句话里读出了深意。
每一个跳出“舒适圈”,走着“少有人走的路”的人,都顶着比常人大得多的压力,也在用各种意志和信念抵御偶尔想退却、放弃的念头,说到底这是两个自己之间的抗争。这时候,除非他需要,主动寻求帮助,否则,任何“好心”的指点江山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干扰,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没有经历他人的人生,没有改变别人命运的“金手指”,凭什么轻易去评价指点别人的生活呢?
早有机智的人说过:世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
但道理总是简单,实施起来太难,很多人在见闻别人的事时忘了告诫自己“关我屁事”,也有很多人在被别人指点的时候羞于说出那句“关你屁事”。
▼
有人也许会反驳了,作为好亲戚、好朋友、好同事、好姐妹、好兄弟……怎么能坐视不理、冷漠地说出“关我屁事”呢?也太没人情味了!
NO NO NO!我们的目标当然不是构造互不过问的隔离式社会,只是,“人情”也要有艺术地释放,才能变成良好的社交介质。
“关心他人”是一件双向的事,所以首先不能忘记前提——他人需要。别人不需要的关怀,饱含再多好意都是负担和打扰。
其次,可以改变关心的方式方法,如果别人不愿谈起,就不追问、不深究、不揭伤疤、不事后诸葛亮,陪他转移话题、转移心情、做些其他乐呵的事,胜过巴拉巴拉地给他当人生导师。
毕竟,我们都听说过: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真的想醒来。
我有个朋友,早年前恋爱时就各种鸡飞狗跳,身边人都劝她分手,结果还是怀着娃结了婚,婚后果然夫妻不恩爱、婆媳不和睦。最近一次姐妹聚会见到她,听她说和老公各居一室,各玩各的,她全职带娃,老公除了付生活费不管不问。
我们问她:没想过离婚吗?
她说:想过。看着他冷漠对娃,惹得娃大哭,真的想让他死远点,但是离婚后怎么办?我生性懒散,没信心能独自养活娃,给她更好的生活。
我们听完都沉默不知该说什么。
她露出恋爱时就常见的淡然微笑:现在这样也挺好啊,很自由。
我顺势端起酒杯:那正好啊,希望你能更好,以后可以随时喊我们一起嗨!
我们没有再像几年前那样,对着为爱所伤的她说劝解开导或义愤填膺的话。
我也是过了好几年才想明白,既然她那么努力地说服自己相信一切都好,去维持表面的云淡风轻,我们旁观者又何必再执着于提出“为你好”的建议呢?
不如按下多余的忧虑担心,真诚地笑说一句“祝你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