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装皇后”drag queen,你知道多少?

变装皇后,顾名思义,是通过装束、妆容、行为和言谈等的变换,打扮成为女性“皇后”进行表演的男性尤其盛行于男同性恋群体,是一种风靡于同性恋社群中的亚文化形式。但这里要强调一个点,并非所有穿女装的男性都是变装皇后;也并不是所有的drag queen都是男同性恋,他们有些只是穿着女人衣服,有着高超化妆技术的男性艺术家。

Drag Queen曾经是20世纪初英国人形容同性恋的俚语。drag指在戏剧或者歌剧中身着女性戏服的男性演员,Queen被引申为淫乱的女人和男同性恋。变装皇后兴起于欧洲,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中期,被欧洲人称为迷幻贵妇人。那时候人们厌倦了普通歌剧,需要方式轻松的戏剧来调节工业世界的冰冷,所以开始兴起男扮女装的戏剧来对抗传统的严肃正剧。二战之后,随着电影行业的兴起,以及文化的改变,迷幻贵妇文化就开始没落,美国这边的情况则不大相同,他们的drag queen的发展开始于黑脸游吟诗人表演兴起,成为男性白人演员嘲讽黑人女性的一种喜剧。当时对变装皇后的男演员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要纯白,纯直,纯男。如果表演者不满足任何一项,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50年前,发生在纽约一间同性恋酒吧石墙(Stonewall)的一场民众对警察的暴力示威活动, 被认定为美国历史上同性恋群体对政府迫害的首次公开反抗。黑人跨性别者活动家Marsha P Johnson当时的服装使变装文化再次开始发酵。

与此同时,有一位名叫José Julio Sarria的退伍军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家名为“黑猫” 的酒吧里从服务生做起,后来成为了酒吧中的变装表演者,其黑寡妇造型十分出名。80年代左右,各种反传统文化兴起,经历了第一次同志大游行。到了90年代中期,变装蓬勃发展,真正彻底地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一系列关于变装的电影问世。比较出名的有《沙漠妖姬》《粉红色火烈鸟》等。

等到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变装皇后来到了黄金时代,或大或小的偶像可以说层出不穷,相关的流行文化作品也变得渐渐的风靡起来,变装题材在大银幕上屡见不鲜。也是在这个时代,娱乐圈迎来了现在最为知名的《鲁保罗变装皇后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