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在我们小时候,村里热闹极了,虽然我们都是留守儿童,但是我们也依旧过的都很开心,父母离家后几天,我们就不难过了,依旧在村里到处欢笑玩耍。
村里的同龄小孩约莫有10个,男孩女孩都有,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聚集起来玩耍,有跳绳、踢毽子、下棋、演电视剧、做迷藏、躲猫猫、过家家、爬山摘野货、捉泥鳅、下田种秧苗、收割稻谷、帮邻居一起收晾晒的稻谷、草席等等。
村里到处都有我们欢笑的身影,然每次开心玩耍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有时候刚玩的尽兴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喊“XXX,回家吃饭了”,而我们经常要被催促三五次才会依依不舍的回家,有时候甚至要等到大人拧着耳朵才肯回去;回到家里,才会想起还有很多的作业没有做,于是要挑灯夜战到很晚才做完,而大都时候是抄写或瞎写的,所以,小学的成绩不堪入目。
初中后,大家开始到青春懵懂期,一起玩耍的时光少了,聚集在别人家看电视的时候多了,到后来几乎是各自在家写作业或看电视,不再在村里奔跑嬉闹了,学业上的差距也显现了,大家开始不再那么有默契的玩耍的起来了。
上高中是一个分水岭,有的考上了好的高中,有的只去了一般的高中,有的去读职业中专,有的去技校,有的只上一年普通高中,因跟不上学业放弃而去打工。村里10个小孩到最后上大学的只有3个,其中包括我。当他们选择在年少时接触社会,提前体验社会上的酸甜与自由时,就失去了学堂里丰富的知识、多彩的同学友谊,以及那些奋力拼搏高考的时光记忆。
在村里,对比有大学经历的我们来说,至今的生活,的确过的比他们要好很多。在我们那个偏僻又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的地方,想要生活过的自由轻松点,读书真的是唯一出路,只是那时候年少不懂,长大后才知道期间的差别。
小时候觉得村里很大,哪里都可以玩一遍,
几乎每个家里我们都玩过捉迷藏,楼上楼下、屋里屋外的到处跑;
长大后觉得村里很小,走哪里都已经觉得不自在了,
甚至已经很久都没有再走过一遍了。
只是回忆在,人已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