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的政策好啊!共产党的政策好啊!”87岁的李凤合老人颤颤巍巍的说。我的家乡在丘北县一个偏远的彝家山寨,虽并不富裕,但
在我的心里是一张美丽的照片。它具备了四时的风光,春来万物生机,一切新生;夏至,每雨连绵,事物在生;秋分,金稻硕果,天高气爽。村旁绿树成荫,村内的街道干净整洁,人们欢声笑语在村子上空飘荡,感慨时代的美好,感慨家乡的美。
时间拉回童年,我正处于田间。两脚并列在田埂上,小心翼翼的前进着,空气中的湿润,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草的独特气味与花香并存着,猛吸一口,尽是自然的气息。那是自由自在,欢乐不余的天地,那是我的老家。一个我偏僻、不多沾染世俗的地方,虽然在这生活的很少,却是我灵魂的诞生地,每逢寒暑假期,都会来这度度假、串串亲。
家乡路烂,恰逢下雨天,道路泥泞,很难通行,进出村寨只能靠步行,黄牛拉小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好不容易等到天气放晴,方便袋到处乱飞,地上堆了厚厚的灰尘,偶尔一辆摩托车从身边经过,灰尘就会满天飞。脏乱差,村中的鸡猪牛马到处乱跑,随地大小便,是我对家乡的第一印象,也是家乡在我心中的第一张照片。到了下雨天,我最喜欢撑着伞在雨中玩耍,一个不注意,并产生了断裂的砖头,泥水从砖缝中溅出,为我心爱的鞋,点上的难看的“花纹”。
儿时的我,为了摆脱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曾奋力苦读,有朝一日,能跻身城里,有一席安身之所,足矣。刚工作时,城里绿化带里的植物少的可怜,随便一辆车经过,都能卷起一片沙尘,使我看不清蔚蓝的天。菜市场的垃圾遍地,每当家人要带我出去,我都是抗拒的,人群的熙攘,摩托车的鸣笛,形成了噪音魔物,攻击着我的耳朵,满墙的广告补丁实在太难看。
慢慢地我发现,这是人口的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的到来,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被推到前沿阵地,我发现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亲力亲为,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把普通的事情做得不普通,做好小事,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人。
在党的领导下,人们携手奔小康,我的家乡也换了新新装,清新的空气,愉悦的鸟鸣,绿树成荫,家门口猪屎马粪早已不见了踪影,泥泞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道路,我的鞋上也不再有泥点花纹。村里的各种公益活动增多了,人们的幸福指数提高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怡然自乐,墙面换了洁白的外衣,各种噪音也减少了,生活变得那么的美好。
走在道路上鸟语花香,明媚的阳光照到身上,我对家乡换了一个印象,家乡变化也反映了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