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想在写上有所进步,又希望能写出喜人的结果,但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扯出各种不能写的理由,这种自欺欺人的事,你是否也干过?如《文心》里的一句话:习作是一切的基础。要想达成愿望,就别找借口了,坚持练习坚持写,才是写作的正道。
我自己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渔夫”。对于一个为了偷懒就可以找到无数理由的懒癌患者来说,坚持写作就是个笑话。从2016年12月开始上简书写文,至今公开发表不过十多篇,私下写的也不过十来篇。与那些坚持日更的同志比起来,实在惭愧,相遇的话也只能捂脸了。
但毫无疑问,一开始,我也是热血沸腾,立志要日日坚持在文田里耕耘、争取早日取得让我喜笑颜开的成绩的。然而,我低估了写作的艰辛,也缺乏对写作条件的了解,更对自己的懒癌顽疾复发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终于在坚持写作一个多月后,我死赖在温暖的舒适区里,抱着手臂对催促我更文的铁粉扯出了我不能再更的理由。
第一,关于工具,我得抱怨。
手机屏幕实在太小了,打字一点都不方便;对于别人推荐使用的语音录入法,快倒是快,却总是觉得别扭,不是太过口语化,就是思维速度与录入速度不一致,弄得自己心情极是不爽,没有写的欲望。总之,手机不能用。
至于电脑,书房的电脑开个机要等半天,查个资料要等半天,还没开始写,心情就去了大半。这电脑能到现在还没被我砸烂,也算是极其幸运了。楼下的电脑倒是新的,可是冷冷清清的,椅子也不舒服,不行,大冷的天,没耐心写下去,有好几篇文都在那里被太监了。
所以呐,我跟铁粉说:我要笔记本。有了笔记本,我就可以在任何我觉得舒服的地方写东西了!是的,是“舒服”的地方,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所以,坚持更下去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新的笔记本。而从我有知识强迫症这一点分析,自我打定主意买本本,那由咨询身边各人到上网搜排行看配置,再到斟酌哪款适合自己,最后到确定购买,没有个十天半月是不会有头绪的。所以,这段时间别想我下笔了。
第二,事情太多,没时间更。
更了一个多月,眼看春节就要来了,假前要做工作总结,节前要做过节准备,春节期间要聚餐、走亲戚、郊游、娱乐等等,要做的事那么多,哪有心情去写?所以过年前后不用写。
现在,本本确是买回来了,平时开机就是5秒,简直可算是瞬开了,人还没调整好状态它就枕戈待旦了;还特方便使用,窝被子里都可以开工干活。孩子开学去了学校,家中各人也该干嘛干嘛去,除了工作,就没有干扰源。这时候,照理应该到我放手大干了吧?实际情况是,写,那是没有的事!为什么?这当然也是有理由的啊!
第三,没有题材,更不出来。
写,自然是有东西才能写,可我找不到写的题材啊!说穿了就是“肚子没货”呗。所以我要找题材,找到题材我再写吧!我给不写找到了这个理由。所以,体验生活,例如热情地邀人陪我野游或逛街;看书,有空就看新购的或以前买了又还没看的书。总之,我告诉铁粉也对自己说,我没有放弃写,我一直很努力,只是最近我要找素材。然而------到现在为至,我也没觉得有题材好到让我动笔。
可是,现在我还是在这里写下了这几行字。因为,最近看的一本书,让我为自己不写的行为感到无比羞愧。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作是一切的基础”。正如他在《文心》所说:仅有题材是无用的,要写作品,就非有熟练的手腕不可。题材虽已整备得很成熟很好了,如果他基本功夫没有打实在,文句未通顺,用词多错误,那么即使写了出来也是糟糕。因此,“如果想创作,非先忠实地在习作上做功夫不可。”
对于一个时刻声誓要写作的人来说,只刻意地去寻找题材,却没有注重平时练习,我已犯了根本错误。“习作是一切的基础”。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番话,让我如冷水浇头,瞬间清醒过来。
如我现在这样,只在乎主题思想和素材收集,不注重平时写作训练,一下笔,就很容易出现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结构不严谨,缺乏逻辑等问题。原本觉得不错的观点,就算有足够多的素材,却无力用准确的文字和方法,把观点表述出来,最后写不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的这种行为,就象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却在努力学奔跑。结果跑没跑成,连走路都走不出个好模样。要纠正这个好高骛远的错误,能怎样?如老先生所说,还是乖乖的练习吧!
所以,从现在开始,坚持写吧,别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了,所有外在或内在的障碍都不是障碍,只要动手“写”,就没人能挡住一个人要写下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