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日期:4月30日
值班老师:党艳育
咨询方式:电话
来访者:A女士
年龄:30+
职业:不详
上午10点刚过,接到来访者的电话,在确认是妇联讲师团的值班电话后,话筒那端传来一阵压抑的啜泣声。充分的陪伴与共情之后,来访者的情绪有所好转,开始讲述求助事由。
来访者有一儿一女,女儿11岁,儿子3岁,两个孩子经常因为琐事发生争执。今天早餐时又一次发生争执,妈妈出面平息了战争。上午9点多,女儿上完网课做作业期间遇到难题求助妈妈,妈妈耐心的陪孩子解决问题时,女儿突然大发脾气,摔了书本,称“学不会,不学了!”联想到上网课以来孩子的表现,再加上孩子以往经常挂在嘴边的“不知道学这有啥用”的口头禅,妈妈感到既担忧又难过。担忧孩子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以后在学习、工作中难以有所建树,难过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己一贯非常认真用心,但是孩子并不买帐,失落,委屈,愤怒,挫败感交织,不知道该如何排解,想起在微信群看到的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提供线上咨询,遂拨打电话求助。
有价值的信息:
1.女儿经常在家发脾气,抱怨爸妈偏向弟弟;情绪特别容易被激惹;曾数次讲过“活着没意思”;
2.妈妈工作生活严谨认真,追求完美,对家庭教育知识有不少的学习,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用心,但有“用力过猛”的表现,认为“如果孩子不优秀,就是我的失败”;
3.家中祖孙三代六口人一起生活,对孩子生活上包办代替居多;
4.女儿幼年时期主要由外公外婆抚养,与母亲有过分离;
5.妈妈经常感觉焦虑,疲惫,有挫败感,“觉得自己很累,但是什么都没有做好”,严重失眠,靠药物助眠。
辅导过程:
在充分倾听,共情,接纳来访者的情绪之后,根据了解到的信息,给予如下建议:
1.孩子年龄尚小,无论是自制力还是自律性都还有待培养训练,即使是成年人,也有状态不佳的时候,接纳孩子,允许孩子偶尔“掉链子”;
2.日常多注意与女儿的沟通方式,用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充分接纳,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卷入,也不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与孩子对抗或者讲道理,待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做沟通;
3.对于两个孩子之间的争执,多半无害,而是两个孩子在用这样的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急于出面调停,不当法官或“和事佬”,充分利用“三不原则”,即: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4.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收回过度的关注,减少包办代替。因为孩子遇到难题容易退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父母包办代替造成的“习得性无助”。真正的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训练和放手,允许孩子慢慢来。
5.日常生活中,多觉察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自己在看到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看到孩子生气发脾气的时候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是否自己并不允许孩子“不完美”“不高兴”?是否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被允许的?寻找情绪来源,疗愈自己的创伤,用一个成年人的状态,去和孩子互动、相处。
6.我们生而不完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接纳不完美的孩子。可以努力去争取做得更好,但不要“极力”做到最好。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允许自己“做不到”,允许自己放轻松,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做到张弛有度,先爱好自己,再带着真爱去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在沟通中,来访者有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一是平时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有体罚行为,可能是孩子愤怒情绪的主要来源;二是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家人的包办代替比较多,导致孩子“长不大”“做不到”;三是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是乖乖女,好像一直都在拼命的追求“第一”,不光是父母,自己都不允许自己“做不好”,也经常因为压力过大而有“活着太累”的想法。
通过辅导,来访者表示自己的愤怒情绪,从刚开始的9分降到2分,感觉好多了。同时也对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有了更多的发现与反思,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的焦虑情绪加重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而自己疲惫的状态让孩子也感觉“活着太累,没意思”。来访者表示会认真思考,做出调整,如果有需要,还会继续求助,希望值班老师能够给予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