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拧巴爱纠结?

我是知道自己爱纠结的问题的,也很讨厌做决定时候犹犹豫豫的状态,恨自己不够坚决!

就比如最近在选offer,其实在最开始心里就隐隐的有偏好,但是还是要纠结、比较,甚至还要拿出笔来算算哪个价值更高。

是不是自己面试发挥的不是很好,没有争取到更高的薪酬?甚至是今天做完了决定,明天又反悔了,因为实在太消耗心力了,所以我决定写下来,自己分析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缺少托举,太担心选错。

对于我们拧巴,极其内耗的人而言,是感觉试错成本太大了,总担心自己选错。

回想自己的成长路径,我父母很多时候说的是“我不懂,你自己决定”,虽然很自由,没有太大的约束,但某一层面而言,我在很多人生重大节点的时候,是没人托底的。

比如高中选文理的时候,比如大学报志愿的时候,面对迷茫的前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对于选offer这种事来说,其实也并非非黑即白,也不是说选错了就会怎样,大不了就再离职。

我们总是习惯放大事情的弊端,如果选错了怎么怎么样。但是选错的几率也是50%呀,而且也不是没有挽回的机会。对于长长的人生而言,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

二、完美主义在作祟

我们有时候会沉浸在完美主义的幻想里,不希望有任何偏差,也不想承担选错的后果。

但每个选择背后,都有相应的代价。选对了,皆大欢喜;选错了,及时止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没有一件事十全十美,但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要跳脱完美主义的陷阱,允许自己犯错,甚至是在每一次犯错中成长起来。

我们不必寻找一个“最优解”,而是选择一个“满意解”,当满足了自己的某些标准时,就可以考虑选择它,而不是再纠结有没有更好的。

三、不清楚自己更想要什么

没有正视自己的内心,也是造成爱纠结的一个原因。

我好像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性格也很佛系,所以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从上一份工作离职,我想早点下班,不想错过太多的晚霞,我想少加点班,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工作上,想要有点时间生活,但是,我又想要可观的薪资。

当下的市场环境,或者对于我个人的能力而言,必须要做出取舍,所以我就陷入了迷茫。但只要我直视自己的内心,其实答案就清晰了。

而为什么我想要一个可观的薪资,大概是因为我想做出一个在外界看来“值得”的选择。

在外人看来,薪资是最直观的体现,至于工作的体验感,外人是体验不到的,只能自己感受。所以外界的看法,也成为了我做决定的一种阻碍。

四、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拧巴!

在内耗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问题其实没有那么难,而是自己在给自己出难题,把事情复杂化了。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心理“缺陷”!

实在做不出选择的时候,可以拉一个表格做对比,更清楚地权衡一下利弊。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遵循内心,遵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做了妥协,那这个因素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雷点。

再或者,给自己一个时间界限,在几天之内必须做好选择,不允许更长时间的消耗和折磨,要知道情绪的损失是很大的。

后悔是最无用的东西

也不要美化自己没选择的那条路

我们永远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如果没有,那就是时机还没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