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听过很多沧海桑田的爱情故事,那些悲情的结局总能让让印象深刻。
最近上映的《后来的我们》虽然还是千篇一律的青春疼痛爱情,但着实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
我们每一个人,或许就是在人生一场又一场的经历中,得到又失去。失去的或许是我们曾经最想要的,得到的却是我们当下不以为然的。
那首刘若英多年唱的《后来》,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来的时候,同样戳人心扉。
我们最后没有在一起,这样的结局,好像早已经注定了一样。
曾以为,我们都会为对方好好的等待,可是我们最后谁都没有等谁。好像默契的再说,我们谁也不想辜负谁。时间走了,最后,谁都没有在等。
最后我们都没能够回到最初的地方,彼此都好,却只剩回忆。
02
电影中的两个北漂青年,有一段患难与共的日子。他们因为艰难的日子在一起,但最后同样因为艰难的日子而分开。
见清何尝不想给小晓一个物质丰富的生活?小晓要的,或许更多的是内心的那份安稳。只是年轻的他们就如同当初年轻的我们一样,都太过着急了。正因为年轻与青涩,有时候更多地选择了逃避与放弃。而不是一起直面现下艰难的事实。
不可否认他们彼此间深爱的感情,但再深的感情都经不住彼此渐渐不一致的步伐。有时候我们更喜欢用冷漠粗暴的言语来刺激我们所爱的人,年轻的心更喜欢疼痛地爱着。只是这样的结果,会让对方疲惫,让自己心累。最后的分道扬镳,也少了撕心裂肺,更多的是平静的忧伤。
爱情来的时候,就像流星的璀璨一样,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只是流星再璀璨,也是转瞬即逝的光芒。相爱更要相守,可惜,相爱已经很难,相守更需要一份运气。
03
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关系比较铁的女孩叫欢欢。欢欢在大一的时候就和男友肖铁同居了。欢欢不同于一般的女孩子,她个性直率,独立,总有自己的想法。肖铁同样是一个很有活力的直率的男生。
大家都以为,他们两个性格如此的想象,一定会走到最后。也正如同每个人所预想的一样,毕业那年,他们也没有中“毕业分手季”的魔咒。
刚刚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次接到了欢欢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要求我陪她一起去医院。我才知道到她怀孕了,只是,并没有告诉肖铁。我在一边不断地劝说,或许应该要告诉肖铁才对,不然除了事怎么办?
欢欢拿着缴费单,淡淡地跟我说,“肖铁已经知道了,只是他没有做决定,而我知道他的意思,所以我替他做了决定。”
那天下午,我看着面色惨白,刚从手术室走出来的欢欢,突然觉得爱情就像一枚让人丧失心智而又疼痛的毒药。
后来我才知道,肖铁并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他认为以自己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可以给欢欢想要的生活。
肖铁选择南下去深圳发展,临行前问欢欢要不要一起。欢欢有自己的事业,她选择留下。欢欢说她会一直等他。或许对要强的欢欢来说,一句等待已经让她退到了底线。
临行前的那晚,肖铁喝醉了。他红着眼眶大喊对不起欢欢。他看着欢欢说要她等他,他一定会给欢欢一个她想要的生活。
肖铁走了。那两年,他时不时会回来看欢欢。他们携手一起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同学的婚礼,只是他们的婚礼,仍然遥远。
再后来,我接到了肖铁的婚礼邀请。那邀请卡上新娘的名字却并不是我熟悉的欢欢。
婚礼布置的奢华气派。肖铁终于是出人头地。我在婚礼上喝得微醉,把肖铁叫出来,在那空旷的走廊里问他:“欢欢怎么办?”
肖铁静静地点了一支烟说:“我什么都有了,她却不等我了。”
肖铁一直以为,欢欢要的是那些丰厚的物质,其实欢欢要的不过是肖铁的一份肯定。欢欢一直以为肖铁需要的是一个独立的另一半,然而肖铁要的不过是那份温柔的陪伴。
而这样的结局,就像是电影的台词说的那样: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04
在爱与被爱、纠缠不清的情感里,很难说,最后是谁辜负了谁。只能说,只要两个人中的一个人没有坚持到最后,那就没有了“我们”。
“我能够给予你的,并不是你想要的。可是我仍然爱着你。”
在电影中,见清后来和另一个女孩结婚了,只是他还是放不下小晓,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但它却足够贴近现实。没有在一起的我们,或许是青春最疼痛的伤。然而当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是不是应该珍惜眼前相伴的这个人。其实最后的我们,或许更爱的还是自己,却又感叹世事无常,情非得已。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遇到可以牵手走的人,为什么不选择紧紧地握住?或许只有经历了错过,承受了遗憾,才懂得如何去爱。只是一切就像歌里唱得那样: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只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错过的已经错过,遗憾与悔恨终究是徒劳。
但愿我们都能够遇到那个不会轻易放手的人,紧紧相拥,徐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