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照片拍出身临其境的感觉?

图/文:朱子先生

01

这次,我又创造出来一个新词。

这个新词的最终诞生,来源于我的一个朋友。

《诗人附体》,她拍了一些照片,并且都给照片配了一首小诗。

如果你不点开链接,我给你摘录一首。

图/安宁喜乐君

嗨,小孩儿,
你看见我了吗?
啊,妈妈,
那有个大熊在瞅我。
嗯,赶紧,
回家练琴去。

简单的文字,朴实自然的话,一开始只觉得接地气,读了两遍之后,觉出其中奥妙——三段文字,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色来展现的。

“嗨,小孩”这是从小熊的视角来看的;

“啊,妈妈”这是从孩子的视角来看的;

“嗯,赶紧”这是从妈妈的视角来看的。

我瞬间感觉,这姑娘太有爱了,一定是童心满满,可以站在一只小熊的视角说话。


02

后来,我又看了她的其他一些诗,渐渐发现了共同点。


你看,
躲在后面的那个家伙,
一直想成为一朵花。
可他不知道,
他的命可比我们更长久呢。


我在车上,
锁着。
主人用我,
钥匙。
被人剪断,
小偷?
ofo小黄,
迷茫。


03

我们平常拍照,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和记录,把画面里的人都表现出来,不加干涉,没有参与感。

摄影师大多都是“袖手旁观客”,这可以保证画面的真实性。

我们把这种视角称为“旁观视角”。

比如上图中,摄影师以第三者的角度拍摄打铁花的两位匠人,就是旁观者视角。


04

与旁观视角对应的,是参与视角。

图/慧珺

站在眼睛的角度,看到腿和脚,这就有了参与感。

摄影师的镜头,以画面里某个元素的视角拍下的照片,能让读者置身于环境之中,仿佛自己就是画面里的参与者。

举几个例子。

从这个视角看过去,就是旁观者视角。

现在画面里有几位老人,我们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角度去看,都是不同的感觉,不从旁观者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拍,这就是【参与视角】。


05

从参与视角拍摄的照片有什么好处呢?

拍摄者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拍摄,观众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真实,更有冲击力。

这里的参与者,不一定要是人,也可以是画面里出现的物体。比如,一块被从爷爷手里递给孙女手里的糖果,从糖果的视角看过去,爷爷的爱是不是更浓?

参与视角,让拍摄者和读者都参与到画面里来,成为画面的一部分,更有温度。不再像袖手旁观一样客观冷静地描述。


06

最后提一个小问题,给一个情境:两个孩子玩琉璃球,从参与视角,应该怎么拍呢?



不拍丑的,只拍美的;不与众同,只求新意——我是朱子先生。

每天一个小知识点/小技巧,我的2017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生活摄影师,想看更多美图,想成为摄影大神,就来关注我吧。

跟先生学摄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