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考好,怎么办?

万事万物都逃离不开康波定律,经济形势也不例外。在不如预期那般乐观时,大部分人都有点恐慌起来,尤其是用人单位。因为僧多粥少,大公司的招聘策略就变成了“只招精英中的精英”。

自然,学历平平的那群应届生在第一轮就被刷掉了,甚至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从其他职能边缘的岗位开始做起。

我们很容易就落入一个思维范式——全都是因为学历不好,所以被拒了;都怪学校太差,学长姐太差,资源太差,连内推机会都没有。以上种种都是固定式思维,他们认为所有的能力和学历都已成定局,自己很难改变,只能接受。

但,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愿意在所有人觉得“卷”的环境下厮杀拼搏,因为学历普通,所以选择实习,在实习时认识的人脉帮助他们毕业时找到工作。因为学历普通,他们选择考研,考上了改变命运;可是考了两次还没考上,不甘心只得随便应付一下找个工作,期待边工作边考。后者逃避的成分居多,考完研就真的好就业吗?跟你竞争的真的还是一群本科毕业生吗?

即使他们是成长型思维,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朋友圈里有一个女孩,专科毕业,在偶然机会下进入了保险行业。趁着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候,几乎一夕之间,大众对保险行业的态度有所改观,开始认可并在寻找靠谱的保险经纪人。那时,她的机会便来了,最高时期,一个月的业绩有50个w。当然,她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是本着为想买保险的人解决问题量身打造内容,分发到各大平台。

我表弟,第一次高考失利了,第二次稍微努力了一下考上了211院校,选择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大学的时候他突然找到自己的小众兴趣,养殖蜘蛛,并打入了这个圈子,结识到一位贵人。毕业时也是通过这位贵人的内推,进入了一家只招985高校毕业生的央企。

我表弟选择复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发挥失常,即便不太努力也能在班上有中等偏上的水准。如果你心理压力太大或者本来学习平平努把力也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准,那复读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吴军在一本书中提到,他去过中国很多的大学,从一本到三本,发现三本大学生普遍用功程度不如二本,二本不如一本的。他在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样的学校,晚上校门口看不到什么学生,因为他们在校园里读书。而很多二本大学校门口,晚上看到的景象像是夜市。

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家旁边就有一个新晋的一本院校,校门口摊贩扎堆,晚上热闹极了。本想着学生素质应该尚可,但是一到下课时间,画着成熟妆容的女学生出来拿快递,没有说不好的意思,休息日你想怎么美都可以。哪怕穿着普通的女学生,整体素质也不太高,喜欢人挤人,收伞的时候也不会把伞绑起来,任其随意碰撞路过的行人。

你在想得到和精英同等的待遇时,你有没有在行动和思维上向他们靠拢呢?学历很重要,但是又不那么重要。因为学历仅仅决定了我们的起点,但如果你的思维跟不上,找不到资源、提升不了能力,你可能永远只会在起点上原地踏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