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数百人高中家长群的几条信息引起小编关注:某高一女孩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欲往此方向发展。母亲反对,觉得未来谋生的可能性非常底,希望有个实在的技能,信息引发群里家长的讨论。
的确,高中的孩子数年后就要进入社会,家长以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为孩子的未来做判断,那家长的判断是否符合趋势呢?
就拿生活中的切身例子来说:
永辉超市和罗森便利店相继推广APP付费方式,意味着门店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这一模式会不断普及。
曾经视为金饭碗的银行,如今面临人流稀少,网店一再缩减,无人银行相继出现在街头,手机支付的便捷功能将金融行业重新洗牌。
2017年11月,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中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
2.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
3.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今后,无法被机器人取代工作技能特性:
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工智能如何完善,对人类而言,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无法被模仿、被替代的最后堡垒。
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能够进一步进化。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社会买入网络信息时代,科技、全球化彻底改变人类生活,若仍用过去百年的方式工作,怎会有未来?
泰勒•皮尔森(Taylor Pearson)是美国创业家,也是美国殖民顾问和投资专家,在他的新书《未来工作》提到:未来工作就是从知识型工作向创业型工作转变。
随着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深入发展,个体价值更加凸显。创业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学历的价值反而越来越低。而综合跨界人才更加容易脱颖而出,社会正在进入资源分散化时代,资源不再是大公司独享,小公司和个人也能获得资源,这种变革颠覆了传统工作的意义。
2000年至2010年间,全世界大学毕业生数量从900万上升到了1.3亿。尽管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成本在逐年上涨,但其价值在下跌!“股神”沃伦巴菲特幽默地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事物的真相,让人看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严峻一面。
科技、机器和全球化令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心理素质、情商能力对创业者极为重要。如何在智能时代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作者在调查和访问了世界各地数百位成功者之后,发现大部分人与成功者的差别在于思考方式。大部分人会在无意识中妨碍自己的发展,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
这其中一部分妨碍就是来自我们的家庭教育,来自我们家长。Hulu全球副总裁诸葛越曾说:
学校家庭要培养的是有后劲的孩子,是30年后仍旧很厉害的那种社会人。
当今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缺少个人兴趣,缺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能。
孩子的自信心,适应变化的能力(尤为重要),是否能面对失败等等,这些技能都应该进入社会前必须掌握的。
学习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称之为基础技能,亦称为技术(硬)技能。
曾经,社会将学生的技能只是简单划分成两种,硬技能和软技能。
软技能又称之为上层技能:指的是能把这些基础技能组合起来,把技术技能完成的技能。
诸葛越再次提到:孩子除了硬技能、软技能,还需要成长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复杂技能,这三点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具备的能力。
教会孩子拥有复杂技能的方法,这也是企业家精神:
1.教孩子学会分解问题
2.教会孩子处理不确定性
3.与人的合作和分工
应试教育下,学校不得不把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排名放在首位考量,而家长需要未雨绸缪,用发展的眼光,站在未来看待我们孩子的未来,以终为始的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未来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优秀素质?
泰勒再次提到:智能社会将淘汰中庸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市场价值寥寥的岗位上的人,极容易被他人取而代之。泰勒希望人们追求“心流”,获得幸福,就是寻求新奇事物,挑战、拓展、锻炼自身能力,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
年轻的一代人,做想做的事,追求工作意义,已进入自由和财富的美好时代,一定要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让全身沉浸在工作之中,这就是智能时代的竞争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