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典文化之二三事

        我生来就是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男生,喜欢古代那种文人雅士的雅致生活,再不济也是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可惜与中文系无缘,家庭,高考等等因素让我走上了会计的“不归路”。

        当然也有家庭的因素,使我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爷爷读的书比较多,也喜欢传统文化,什么三侠五义,隋唐英雄,山海经之类的,犹记得小时候的夏天,生活在南方农村的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夏天的晚上会铺凉席在楼顶上睡觉,这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听爷爷讲各种久远的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夸父逐日,三国水浒,小时候不理解这些历史,神话,他们的寓意,来源,背景,发生的原因.影响,只是很单纯的当成一个故事听,好比睡前故事。童年就是这样,被一个个故事吸引着,填充着,我相信,一个充满故事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

       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到了初中,有了历史课,地理课,我才发现世间竟然这么美妙的学科,刚发新书,就拿来迫不及待的看,以至于这两本书当成故事书一样看完,看完竟有点不舍,感叹书上的内容太少了。有次看见别人去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我就很好奇。于是我也跟着去,图书馆的书都是分类好的。什么历史系列丛书,文学系列丛书,名著之类的。

      于是我就借了几本,记得好像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和资治通鉴,史记。当然那书不是文言文的史书,是供业余爱好历史的人看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大概,我看这些书以至于上课都在看,回家吃完饭在看,晚上上床也在看。后来接触到了文言文,诗词。就觉得古代人说话很精致,用的每个字都用的恰到好处,没有赘余,用的字比白话文优美。

       到了高三,我接触到了古风,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也就喜欢上了古风,古风歌曲基本上就是仙侠江湖之类的故事。记得最开始是听董贞的歌,开始我觉得她的歌跟我以前听到的歌风格不一样,有种特别的感觉,特别是曲调,慢慢的喜欢上了那种类型的曲调,我喜欢某首歌,有时并不因为那个歌手唱的如何如何,我更喜欢看歌词,觉得歌词好的就下载,边听边看歌词,最早的董贞的什么青衫隐,浮生若梦,之类的,不过我觉得董贞的声音太腻了,不适合大老爷们听。

       后来又接触到了古风歌手少司命的古风歌曲,觉得他的歌还不错,一剑轻安,案语,宿命,云深灵隐之类的,少司命的歌较董贞而言,我觉得多了几分豪气,少了些许娇气,接着又碰到了河图,小曲儿,wrinky诗等等古风男歌手,才发现他们才是我喜欢的类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三首歌,不见长安,菁华浮梦,江南调,山鬼,特别喜欢这些歌,歌词写的很好,我觉得看歌词看的不是它本身的意思,而是它展现出来的故事,电影,很多歌曲都是根据小说而写的,几乎每首歌都有文案,有的时候我兴致来了就根据歌词写几段段子,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也不至于贻笑大方吧。

       我喜欢歌词里描述的那些主角的生活,如江南调里的歌词:泊舟向晚离墙,坐看世事冷暖 翻开历史的画卷,安静的沧桑,繁华亦如云烟 一缕袅袅飘散,楼台歌榭生旦坊,马蹄声踏江南。

       可以想象一个风雅文人看淡世事冷暖,决定归隐,一身白衣,一叶轻舟,数间茅草屋,一副山水,一副古琴,一套茶具,二三知己,便是一个好天地。

     (本人文笔有限,只是想尝试写东西,因为我觉得写一些自己的东西可以让心沉淀下来。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天气不错,去南湖玩。不但收获了好心情,也收获了好多温情。 A 地铁上的父女 女子一路上都在为爸爸介...
    躺在海底的光阅读 230评论 0 0
  • 家,是每一个人的港湾,栖息地。但很多人都有眼无珠,虽然天天看家里,但是只观不察。连自己家里有几样东西,几扇窗户都不...
    新起点_7046阅读 354评论 0 2
  • 2016-09-05 星期一 劳动节 Today is labor day. 今天是劳动节。 It's a na...
    dingding001阅读 525评论 0 0
  • 关于检索电影资源的技术帖子,日后会上线,本文只是一些网站的地址的综合。没什么干货。内容大部分来自谷大白话当年的微博...
    我叫蔚蓝阅读 3,106评论 0 1
  • 我用三天时间看完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虽然在我们群体不算看的快的,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跨越式的进步。应...
    刘雪清阅读 510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