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交流时最忌讳什么?

不知所措,还是不知所错?


无处不在的“包打听”


你面对的陌生人,事实上你在对方眼里也是一个陌生人。在我们大多数需要跟陌生人面对面接触的场合下,急于了解对方的方方面面事实上是一种严重趋利的错误行为(特殊场合比如职交场所,问询场所除外)

谈话的推动不是谁的想法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是从第一个想法开始了解你,然后从第二个想法了解我。现在有些文章中过于强化了外向人群在交际中的主动行为的必要性,但却很容易忽略掉对于谈话方隐私以及说话习惯上的尊重。

不爱说话的人不等于没有想法,不善言谈的人不意味着行为木讷。尤其是在第一次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过于积极全面的了解对方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病态的获取信息(事实上在当今社会,这种信息往往会成为对方饭桌和聊天场所中的谈资)的方法。你一言,然后我一语,话题中断了不必觉得难堪,杯中的水窗外的景色都可以调节谈话的气氛,缓一缓再说,那些滔滔不绝的索取对方信息或者展露自己试图展现的一面,都成为了快餐社交所带来的交流诟病。

强行不紧张


紧张情绪不会吞噬掉你的心灵,反而紧张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成为了展现性情的情感元素。甚至我们无需面对紧张,因为紧张往往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对立面:更像是在我们的侧面观看我们的交际表演。

过度掩饰紧张,往往会曝露出本不属于我们真性情的一面。比如为了掩饰交流之中的瓶颈,错误的认为是自己交际手段不够多样化,进而开一些不好把握尺度的笑话或者说一些尚未适宜的观点或是故事,给对方一种“这个人有些不够稳重或是成熟”的印象。

疏导紧张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认同了紧张的出现,然后通过双方的交流来慢慢化解。其他的方法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使用上的局限性,唯有先认同后缓解,才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简便的方法。

面对陌生人,你的忌讳也许也是他的忌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追求完美的是在电影中,而在生活里,我们往往只追求恰当。、


我是袁大岛,初来乍到,如果您喜欢理性的分析和务实的建议,请关注我的文章,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