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的重要。然而怎样吃,吃出美味,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十六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传承至今,经久不衰,被人们所喜爱。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鲁、川、湘菜都有辣味,但辣的特点又不一样,辣嘴的,辣心的,辣唇的,那要你自己去品尝和体验。其他那些口味儿,偏酸偏甜的菜品,就请您按自己所需去检选享用了。

而我今天要说的,即不是什么八大菜系,也不是什么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只说说那个让人吃一口想一口的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虽没有入选八大菜系,但它独有的历史传说,特色与美味,让人即好奇又赞不绝口。

比如,糖耳朵儿,驴打滚儿。首先读音先要彰显北京特色,名字后面一定要加上儿化韵来读,否则就不是地道的北京味儿。这个名字你也别误解,它是什么荤菜,其实它是一道甜品。

糖耳朵儿是用面粉制作的,在和好的面团上裹上一层薄薄的红糖,然后进行炸制而成,吃到嘴里非常香甜,略带沙沙的口感,是喜欢甜食朋友的不二首选。

驴打滚儿的主要食材是糯米面、黄豆面和红豆沙。先要把糯米面蒸熟擀成薄片,裹上红豆沙,卷成长条,表面上沾上炒熟的黄豆粉,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型,就可以食用了。口感软软糯糯,既有黄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清甜。由于制作过程中,犹如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儿”。


还有豌豆黄儿和艾窝窝。据说这是清代太后、皇妃喜欢吃的民间小吃。

豌豆黄儿是用上等的白豌豆煮烂碾碎成泥,加上白糖桂花凝结后,切成小方块,上面再放上蜜糕而成,口感细腻,入口即化。

艾窝窝,是用糯米和面粉活面,制成外皮,里面的馅儿料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包裹成圆形蒸制而成,并用红色山楂糕在上面点缀,色香味俱佳。民间称道: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

另外,蜜三刀儿,沙琪玛,豆汁儿,焦圈儿,炸灌肠儿,炒肝儿,卤煮,都是典型的北京小吃,它们的作法就不一一介绍了。

2014年APEC期间的国宴上,驴打滚儿、碗豆黄儿和艾窝窝,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端上了餐桌,接待八方来客,也算是北京小吃的荣光吧。

北京小吃以它独有的特色和历史,绵延百年,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网络照片涉权删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