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不如点个赞,关注下呗!
就像高考是进入知名学府的最公平方式,校招是进入大公司的绝佳时机。
为什么选大公司?
大多数的人都会在工作2、3年后有跳槽的打算,这很正常,而2、3年恰好也会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转换节点。而这个时候,你能跳到什么样的平台、换到什么样的岗位、拿到什么样的薪资,完全取决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什么样的平台、你的工作核心程度如何、你在第一家公司的成长速度如何。
我们都知道,500强的公司有着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他们重视人才的发展,不惜成本投入到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中,不管是mentor机制还是对于员工的communication skills、leadership等其他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升,这些都是小公司所不具备的。前期校招中较为严苛的筛选流程,其实也正是为了保证最后进入到公司的人,都是有能力或者至少有潜力的,毕竟这些都是之后公司想要花大力气培养的人。大公司的平台背书和体系支撑,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才可能拥有指数级增长的成长曲线。
可能很多人会说:“在小公司里接触面广、锻炼机会多”,然而,往往会这样说的人都是没有在小公司里真正呆过的。当你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忙于应付各种繁杂的事务,没有太多含金量,你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成就感从何而来?当加入新公司的新鲜感褪去,冷静下来后,你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今天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早已不再提倡做一名随传随到的救火员,你需要在工作环境中积累和沉淀的,一定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才是别人夺不走的,也才会是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取代的。
为什么是校招?
从十几万的网申大军,到最后拿到500强全职offer,几乎是0.1%的录取率,每一个环节的淘汰率也均在90%-95%以上。哪怕竞争如此激烈,校招也仍然是进入大公司相比社招要容易得多的途径。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是对于刚刚踏出学校的学生而言最大的优势,你不需要有多深的专业造诣和深入洞见;你要做的,只是多维度地展示出一个更加立体化的你,并尽可能地匹配雇主的需求,让企业想要好好地培养你,仅此而已。企业对于实习经历的要求、软性能力的青睐,学生是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切实可行的规划和紧锣密鼓的准备进而实现。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及早有求职sense,在求职赛道上抢占先发优势,你就甩开了至少90%的竞争者。从大一就开始做求职上的规划和准备,和那些临近毕业甚至毕业后才开始关注求职的学生,拉开的差距足以跨越好几个量级。
求职就像滚雪球,用心规划、善用时间、果断取舍,淘汰那些没有价值和低价值的事项,选择那些对我们的求职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然后持续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相信时间的复利效应,定会帮助你最终实现滚雪球式的增长,在校招的浩荡大军中脱颖而出!
你也许还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做求职上的规划
深入了解行业、公司、岗位,此为知彼
活在未来,提前看到3、5年后的你,此为知己
最大化自身优势,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融入大牛的圈子,让比你更优秀的人主动帮助你推荐工作机会
精准把握雇主角度,对校招情况了如指掌
脚踏实地,踩准每一个时间点,把握机会
校招求职是一场长跑,只有有意愿、会执行的你,才能抵达Dream Company
更多校招求职方向规划问题,欢迎添加【Free Hugs】个人V(ID:luvhan_)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