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越同学:
时间过得真快啊。16年前你来到爸爸妈妈身边,仿佛昨日。那一晚,兴奋的爸爸和妈妈守着小小的你,彻夜未眠。前两天,妈妈收拾东西,看到出生时别在你被子上的小卡片,看到3岁时你担任合唱小指挥的照片,看到6岁时你教大家橡皮泥做黄瓜的视频,看到8岁你成为天津义工服务队最小的队员,看到11岁你参加DE “一块钱城市生存”,14岁你参加了DE柴达木百公里徒步,15岁暑假你做了一个月的DE志愿者……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你长大了。
六岁那年,你给妈妈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在地上,牛奶撒了一地,小男孩的妈妈不仅没有骂他,还大声赞叹:哇,我从没见过谁用牛奶画出来这么美丽的画!你说,我长大了就要做一个这样的妈妈。那时,妈妈也下定了决心,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妈妈。马上就是你16岁生日了,妈妈想和你说说伴你成长的一点心得。
首先,我想说说陪伴。
你出生后,妈妈每天都会跟你聊天,还把我们生活中的事编成儿歌,唱给你听。得益于此,你一岁五个月就能够自如地和大人聊天,一岁八个月,你把我喊你起床唱的长长的儿歌自己唱了出来。七个月,妈妈偶然发现,每当我和你一起爬,你就特别兴奋,拖着小腿爬得飞快。从那开始,妈妈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你一起爬,听你咯咯笑,看你飞速爬着把我甩下。
一两岁,你最喜欢的绘本是《咕咚来了》,每次听到妈妈绘声绘色地讲:“石头投进湖里,咕咚!”你就咯咯笑起来。你银铃般的笑声,鼓励了妈妈。那时候,妈妈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么正确的一件事。你后来的成长,没有哪个阶段能够离开阅读带来的力量。两三岁,你又迷上了和妈妈一起扮演绘本角色,最喜欢演的是龟兔赛跑。每天,我们母女两人都欢天喜地扮演爬来爬去的小乌龟和小兔子。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陪伴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是充满爱的陪伴。即使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也不是真正的陪伴。有的父母,以为只要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孩子,孩子玩拼装,他在一边看手机,孩子看绘本,他在一边看手机,孩子玩沙子,他还在一边看手机。这是陪着,不是陪伴,只有真正全身心的、平和的、时间充裕的亲密陪伴,才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第二,我想说说等待。
我常常听到有父母抱怨,我家女儿很拖拉,做事可慢了!我儿子特别磨叽!其实,小孩的速度肯定不如大人,在父母眼里,小孩子永远都在磨叽。大人们对万事万物早习以为常了,小孩子却什么都是第一次看到,他们慢下来的时候,是在观察体验和尝试。如果走在路上,孩子为了某种你认为不值一提的事物停下来,一定要安静地等他观察体验和尝试结束。
你长到这么大,妈妈的等待加起来,恐怕有一万年那么长。逛超市,你在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旁边站着一看就是半天;老家的大黑被偷狗人打死了,你说妈妈现在请不要打扰我我要哭一会儿,然后趴床上哭半天;雨后天晴,你跑去树丛中捡很多蜗牛,放在地上排队,你发现蜗牛爬过的地面湿湿滑滑粘粘的;去八卦田,你看小蝌蚪,看完了还带回家,养在陶艺盘里,直到长成几只癞蛤蟆在家里跳啊跳……从小害怕虫子的妈妈,在等待你的时候,无数次被吓到心中尖叫,但仍面不改色强做镇定,怕破坏了你对这些小生物天生的热爱和好奇。
有些父母,孩子哭了要求马上闭上嘴不许哭,不给孩子渲泄和接纳自己情绪的时间,这样孩子长大后很难有健康的感情关系;各种培训和才艺上了几次课就抱怨还是什么都不会,不论学什么总想马上看到成果,不知道很多能力的学习从习得到输出有一个过程,更因此会偏爱学习那些能够即时展现的才能,而忽略了审美能力、博物致知、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才是成年后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还有的家长,孩子到了青春期,与自己一有冲突就希望马上统一意见,受不了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做不到求大同存小异,等待孩子自己成长和发现。一棵小树成材都要好几年,更何况一个小孩子的长成呢?教育,是一个缓慢的等待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去观察,去体验,去成长。
第三,我想说说信任和放手。
妈妈经常和别的父母探讨关于成长、关于放手的话题。有很多家长过度主动,过度干预孩子生活,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听从父母的计划和安排,这样小孩很难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长大后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务的能力,可想而知。也有的家长,孩子交给保姆,甚至任由孩子自己,这样的孩子,属于被放任的一族,往往很难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界限。养育孩子,既不能过度控制,也不能过度放任。信任孩子,适度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成长做出决定和选择,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开朗,又富有责任感的健康孩子。
10岁时,妈妈开始放手你的DE之旅—一块钱城市生存活动。活动要求你们离开父母,每人只带一块钱,完成团队协作生存,同时还要完成规定的考察和调查任务。杭州上海两日生存活动中,你们团队是唯一靠自己能力赚足第一天杭州青旅食宿费,和第二天杭州前往上海火车票的队伍。美国城市生存活动十五日行程, DE依然坚守只陪伴不干涉的无痕教育理念,一切事务由你们自己管理,哪怕你护照落在酒店不得不改签机票改变行程。
14岁,参加 “柴达木百公里徒步”。四天一百公里戈壁徒步,结束当天,你连夜写了《我有最棒的自己》。妈妈摘一段你最后一天的记录:“再往后就是最煎熬的时候了。炙热的日光,酸痛的腿脚,还有漫漫的长路,仿佛看不到尽头。听到距离下一补给站还有八公里,距离终点还有十公里时,我渐渐崩溃,拼命忍着的眼泪最终还是不争气的掉了下来,我拼命加快速度,渐渐靠近走在很远处的队友,不停的告诫自己,要加油啊!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险些再次哭出来。多么美妙的一刻啊……”
徒步归来,你说,初三了,我要把手机收起来。然后你的手机,装在袋子里放进抽屉,两条你自制的封条,封住袋口。你哭了三个晚上,你甚至骂自己智障,为什么要做出收手机的决定,三天过后,你把手机忘了,开始疯狂地补假期作业……中考结束,你拿出一个月时间,去做DE暑期实习生和志愿者。妈妈不知道你的收获,到底会是什么,但是妈妈相信一点:被信任获得的被尊重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做出选择的能力,会使一个人有力量。这种力量,会引领一个人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
第四,我想说说公益和爱。
关于公益,我喜欢王晓渔的观点:“在公益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从中受益,尤其是获得精神的满足感”。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带你参加公益活动,初衷正基于此。
你自己一个人参加公益活动,最早是一年级参加《每日新报》义卖活动,天津市儿基会发给你的捐赠纪念证书,我们一直保存到现在。三年级后你加入天津义工服务队,成为一名有组织的最小志愿者。你经常去照顾和陪伴脑瘫患儿,并为他们募捐或义卖。来杭州后,你依然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服务队活动。去年,你注册了“志愿汇”,成为浙江志愿者的一员,多次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提供志愿服务。
公益,使你看到爱,学会爱,炼就悲悯之心。妈妈一直认为,有悲悯之心的人,常是有大爱之人。看到你走在路上,很自然把别人随手扔的垃圾捡起来;大年三十,你拿出自己喜欢的巧克力和水果零食,送给坚持工作的物业保安,你说妈妈他拿到礼物时眼睛里闪着一种光使我感动!这个时候,妈妈相信,公益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很自然地去保护环境,很自然地去普及各种公益理念,也很自然地,成长为一个有爱的人。
犹记得,2岁4个月,爸爸妈妈送你去了幼儿园。那时候,我们曾经写下:希望你长成一个健康,智慧,明理,达观,又富有爱心的人。爸爸妈妈所做出的努力,无一不是来自于这种期望的动力。十六年来,我们给了你陪伴,等待,放手,和信任,当然,还有爱。你,自主而独立,一步步长成了我们期望中的那个人。
最后,妈妈想说,你是第一次做小孩子,成长中会犯错,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陪伴你成长,我们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你一定会理解吧。
祝你生日快乐!
妈 妈
201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