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一心只想读书
最初是为了写作倒逼读书,于是报名参加了听书稿的写作训练营。
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却无法养成读书的习惯。买了很多的书,却总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在看到有听书稿的写作训练营时,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进营之后,通过学习才知道原来写作还有其他特别多的好处。
比如记录所想所思、增强说服力、更加重要的是还能写作变现。
想象着自己的文字能够出现在媒体或是公众号上,多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呀。
还想记录自己的一切,记得有位作家说,我写作是为了时间流逝,使我心安。
第二阶:想要太多,停滞了
一开始写花大力气写听书稿,后来写复盘日记,成功日记,周总结,头条号、读书笔记等等都是些自嗨型的文字。
取得了一些小的成就,比如听书稿过稿,拿到800元的稿酬,比如头条号加了黄V等等。
可我心里知道,自己一直停留在舒适区中,写出的东西杂乱无章,拼凑感十足。
不能精进的原因:第一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点;第二,想要的太多,目标不纯粹时,很难精进。
第三阶:想清楚,不断精进
现在非常确定以新媒体上稿为目标,开启了新的写作里程。
目前看,总算是跨越了小白的阶段,通过8月持续成文,突破了不敢写的心理障碍,不再害怕写作,能成文,能上稿。
也了解新媒体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的目标是能上稿中号。这个阶段对于选题的要求和文字的功底的要求,就更加高了。
我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像冰洁和阿菊都有很好的上稿经验。
我会想像着,像他们一样成为上稿王,过稿王,拿到十万加的好成绩。
只是努力的程度还不够,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还差了很多。顾头不顾尾,报选题写稿,就顾不上学习作业和拆文。
May大说我是后路太多。
确实如此,记得是谁说过,把写作当成救命稻草,没有后路、孤注一掷之人,方能有所大成。
像阿菊,心系作品,心里眼里都是写作,吃饭时想,走路时想,时时刻刻花心思的人,不出成绩,天理难容。
对于写作,我缺这个。
想起我刚做讲师时,每天为了备课,查资料,走在路上都在预演,想着怎么讲,才能通俗易懂。
现在怎么就怂了呢?
最后,写就对了。
既然目标已定,就不给自己留后路吧,再忙也抽出时间来写感悟、拆文、听爆文。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再立Flag了,因为容易打脸,默默的努力,时光会给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