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究习惯养成的APP,看看有没有痛点和使用场景。
刚开始是想做一个定时播放早起新闻的APP。这样叫醒我早上起床的并不是冷冰冰的闹铃声。我会在最新的我感兴趣的新闻播报中醒来。如果不想起床,还可以躺着听一会。
到后来,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说的我开始下载了很多相关习惯养成的APP基本上都是工具型的。设置定时提醒并按时签到的工具。了解到一款叫做《贝壳习惯》的APP,他是有别于一般工具型的APP。带有一种很让人带感的运营模式:他的用户群还是基于想早起的人群,然后交钱到平台逼自己明天要早起。如果不按时签到这个钱就会分给其它完成的人。我把这个思路和同事分享了下,发觉他比我还激动,立马拉群要求老板立项开搞。可老板貌似不是这类敏感用户,对于这种题材的并不感冒,所以在公司层面操作几无可能。只好转为自己搞。
周末我想了很多,是否要直接抄这种模式,如果抄的话他的意义在哪,我为啥不直接用他呢,如果说他的这种方式并不是真正我想要的,我能优化哪些呢?这种类型的模式能否用在其他场景上呢?
对于前者我感觉优化的空间并不是很大。要算优化的话可能还是要细分人群,具体表现就是签到时间的范围调整,比如学生群体的早起还是集中在5:00-6:00,让迟起的人毫无机会补救。
更多的时间我选择了思考后者。和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也提供了一些思路。比如每天交“保证金”保证自己走路达到10000步,走不到系统就会把钱根据规则分给其他完成的人。比如我和同事经常加班的时候打赌明天不迟到,9点前肯定到公司,谁不到罚款。有了这个APP就可以先设置好指定的打卡地点和事件,每个人交钱到池子里。第二天打卡的时候会判断时间和地点,只要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就能打卡成功。否则这个钱就会根据规则分给其他人。这种思路就是聚合,准备把所有的这些关于习惯养成的规则都集成在这样的APP里。
拿着这个思路,我又找了同事聊。最后捧出来一个新的东西--放鸽子。主要的使用场景就是让活动发起人发起某一个活动,然后所有参加的同学都来进入这个活动报名交“放鸽子”押金。这样如果你报名了但是没来,这个钱对不起,你拿不到了。如何才能判断来没来,主要就是把活动集合地点做下确定,只有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打卡才成功打卡。
放鸽子这个场景主要是指“我放了别人的鸽子”,但是如果我设定了类似早起的签到,如果没按照要求来签到,也属于放了自己的鸽子。这个池子里的钱就会分给那些参加了同样场景但是完成的用户。这样说来用“放鸽子”来作为这个APP的名称很贴切。
好,问题来了。
第一,如果上APPLEstore,这种账户肯定是需要接公司的账户。还得注册一个公司。在还没有验证模式可行的情况下这个行为有点鲁莽。
第二,我所假说的这种放鸽子的使用场景是否能被用户接受。为啥这么说,因为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如果要是组织活动,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会担负起组织的重任。如果是这样假设我拉个群,让所有人给群主发个红包,没来的红包就没收了。好像也能解决这个痛点。这点有点不太确定,还想多找点人咨询下这个方向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