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186】 绣漪桥-游泳
小留流第299篇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有哥哥就是好,一到暑假,哥哥就带我去长河玩水,游泳。我俩骑车一路向西狂奔,飞驰在六郎庄的林间小路上,打老远影影绰绰见那高高弯弯的绣漪桥【如图】,我就像狗见到了兔子玩命的追。
绣漪桥坐落在颐和园昆明湖的最南边儿,清澈的湖水出了绣漪桥就算是进入了千年古长河,河水倒映着岸上像烟一样的垂柳,许多长长的柳丝垂入水中,微风拂过,搅起水面圈圈的涟漪。两岸布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当然也有人们踩出的泥巴路。
【如图】我在地图中标注了六郎庄到颐和园东墙的林荫路,也是我们骑车来的路。骑到颐和园东墙左拐不远就是绣漪桥,也是古长河口,我就是在这里跟着哥哥学会的游泳、扎猛子,学会了憋一口气潜泳到对岸。常常站在水里脚下踩着细腻的河泥,丝滑舒爽,那感觉可美了,当然了,时而也会踩到蛤蜊皮扎的生疼,严重时滋滋的流血。摸蛤蜊也很有乐趣,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到水底下一边摸一边爬,寻找着大蛤蜊,这长河不愧是千年古长河,有时能摸到好几斤重的大蛤蜊,不过不能吃了,岁数太大、太老了,怎么煮都咬不动。
河里玩水的人们有横渡长河的,有玩命练习蛙泳,自由泳的,我则更愿意躺在水面上任水漂流。当然有时也会游到绣漪桥下,爬上石头基座晒太阳。当时海淀水稻田大跃进式的发展,玩到了十几万亩,到处打井,玉泉山的泉水也没的七七八八了。幸好开通了京密引水渠,密云之水涌进了颐和园,补充了昆明湖,然后奔向玉渊潭和紫竹院,直至去往北京城等地。
想当初昆明湖出水的唯一通道就是绣漪桥,当年慈禧老佛爷走水路,坐船就是从这绣漪桥下进入的颐和园。我晒太阳时发现这桥下已经不通水了,估计是怕水土流失,用横着的大方木头,一根落一根的在绣漪桥下做了一个木头坝。桥里面的水位高于外面很多,方木头是一根落一根的,中间有横向的缝隙,于是水就从木头的缝隙间,孜孜歪歪向外喷水,形成一个个小瀑布。
人们在绣漪桥西百十米的地方修了一个水闸,下游用水时就开闸放水,高水位的昆明湖水,顺势哗哗的涌如长河,这么一来在绣漪桥外形成了一个面积很大的三角形水域,这里也是我最爱玩水的地方。每逢夏日你就看吧,水里面,河岸上叽叽喳喳的孩子们,那个热闹哦。男孩子游泳方便的很是个裤衩就行,女孩子也喜欢来这游,当然她们就费点劲,拿个床单子挡着换泳衣,还要有家长或闺密什么的帮忙,且咕球呢。
那时的孩子也不知道危险,胆子也大哪都敢游,反正每年长河不淹死几个是过不了夏天的。最危险是水闸这里,开闸放水的时候,整个平静的大水面,仅仅冲出一条几米宽,一长溜哗哗翻滚着白色浪花的水流,奔腾着流向远方,除了水中这一条子湍急的水流,整个三角水域看似还是平静的,可以随意的游泳。我学会了游泳后,经常一个人跑来玩水,很多孩子在这平静的水域内嬉戏、玩耍。
我一向不是冲到最前线的那个,但总想尝试一下冒险的滋味,开始还在水势渐缓的下游玩耍,嘿嘿,有一次居然让我逮到一条三斤多重的大鲤鱼,抱着就回家了,我妈足足实实炖了一大锅,把我给香的。我自恃游泳技术了得,那嘴撇的,仿佛我就是“浪里白条儿”了,其实是水闸放水,把鱼撞晕了,我捡了个漏儿。
这一天,我又跑到这三角水域玩水,看到胆子大的孩子从岸边纵身跳进湍急的水流中,眨抹眼的功夫就冲的没影了。我也不服输啊,不过没敢跳,我从绣漪桥这边平静的水域游向闸口,离湍急的水流越来越近,脑袋露在水面上,开始还没什么感觉,离闸口越近,我就觉得水面涌来的水向外推我,水下还算平静,只是凉凉的。望着眼前哗哗滚滚而去的水流,我这儿恰似闲庭信步,胆子也来了,想着再往前游一点,兴许水流还会把我推回来的,刚划了两下水,猛的感到水下一股巨大的吸力,吸住了我的双脚,无论我怎么扑腾双手,还是被无情的吸进了水底。也就在脑袋刚被拉进水里之前的瞬间,我抢吸了一口气,使劲闭着眼、憋着气,也不知在水底翻了多少个跟头,做了多少个自选动作,当我实在憋不住的时候,或许阎王看我是一个小屁孩儿,只是拿我闹着玩儿,最后放了我一马。嘿,我居然扑腾出了水面,我大口、大口喘着气,虽然身体还在向下游快速的漂移着,朦胧中还能看到远远的绣漪桥。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小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