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木棉,是初一时从舒婷的诗里。“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那时,“木棉”就烙印在脑海里。想象中的“木棉”该是伟岸的,高洁的,美丽的,让人肃然起敬的,长得特别高大特别有特色让人看了就难忘的树木。
工作后来到广东,第一次见到木棉花是在广州,三月,看到街头盛放的木棉花,红红的厚实的花瓣像燃烧的火把,也像一簇簇的小火炬,照亮了整个春天。
珠海拱北昌盛路,一到春天,满条街都被盛放的木棉花点亮,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红云霞笼罩着整条街,而珠海大道上时而闪现的一树一树的木棉花,大多数是正红色,明亮的中国红,还有一种本土木棉花温暖而亮眼的橘黄色,一眼看到就让人精神都为之一震。木棉的树干仓虬有力伸向空中,枝条形状优美,枝叉分明,如同水墨画的留白,意境非常优美。而在北山大院后面的那株308岁的老木棉,更是年年花开如冠,苍劲的枝干如同智慧的老人,无声而坚定地守护着周围的人们,沉淀着岁月的沉香。
木棉不但花朵盛开时点缀满枝头,美丽非凡,花朵落下来的姿态也很美,整个完整的花朵和花托一起落下来,而且绝大多数的花朵落地时是花瓣向上的,褐色的花托有力地支撑着花朵,不离不弃,自在追随。花落后才长叶子。看着树下一地的落花,还没等到落红化做春泥来来滋养树干,很多当地的阿姨便细心地捡拾落下来的鲜花拿去煲汤,可以很好的祛湿气;也有阿姨捡来晒成干花,可以制成做五花茶的原料。
这几年珠海横琴引进了很多异木棉,在花海长廊绵延至二十公里左右,11-12月正当花季时,盛放的花朵犹如灿烂的花海,远远望去像是一条粉色的晚霞带,美是美丽,跟本土木棉花比起来,多了份明丽娇媚,少了份沉稳大气,而且圆鼓鼓的树干有刺,也不如本土木棉的枝干那么优雅利落有意境。跟本土木棉比,总觉得少了点意思有那么点“妖无格”的感觉。
附上舒婷的《致橡树》,感谢年少时遇到这首诗带给自己的信念和爱情观,也感念历经岁月的打磨,自己也终于活成了最爱的先生身旁的一株木棉。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