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问我,一天三本书怎么看的。我有特殊情况:主业是读书、运动,然后才是输出(个案、讲课、答疑、写作)。通常运动是早晨/傍晚,直播是运动后,个案是上午/晚上,所以下午和深夜是读书时光,思维的连贯有续让人常能一气呵成读完整本。
关键不是所有人都以读书为主业,也用不着一天三本。但是可以小拆一下一目十行。其实很多大牛都是一天好几本的,比如肯威尔伯,十几岁开始就是这个阅读量,所以二十岁已经著书立说。
然后要明确一下什么书,不是所有由文字堆叠起来装订成册的物件都要一视同仁。按序排列,锅巴书、米饭书、厚粥书、稀粥书以及米汤书等等。《万法简史》是压缩饼干可以啃仨月,《心灵鸡汤》是米汤只管半小时,《Cats Galore》是马卡龙餐后甜点~而《圣经》则是五饼二鱼,一生取用不尽。
最小化外界干扰
1、器。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带有其他功能的设备阅读,甚至都不是纸质书,因为携带不方便。推荐墨水屏类阅读器,比如Kindle(7英寸),Sony DPT(10.3、13.3英寸)。说不习惯看屏幕的,快醒醒,如果对知识的渴求还没达到可以超越形式的地步,那其实也不需要配备一目二十行这种技能。
2、人。不管你有多少社会角色要扮演,先演好你自己!每天或每周或每月划出你的专属读书时间,老公儿子老妈子,总之天王老子也不能打扰你读书。跟家人明确这个时间段并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告知:请不要打扰我的学习.JPG!欢迎他们一起学习,但必须互不干扰。
3、域。我其实整段时间也没有那么多,一半时间在往返奔波工作室和客户的地铁上阅读。但练就了打开电子屏立即进入状态的神功。如何在公共场合这种能量杂乱的地方收放自如呢?
一是借助外物人为隔离。比如头戴耳麦,特别有仪式感,哪怕无音乐播放,也人为创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场域;比如戴口罩(hhhhh突然想起装在套子里的人),追赶一下九五后的步伐,实际上是一种“闲人勿扰”的信号,自然而然在公共场合制造了一堵无形的降噪墙。也有可能是磕老师气场瘆人,当我😷🎧拿着电子纸在人山人海的地铁上看书的时候,就跟方圆10cm有女巫的粉笔圈一样,无人靠近。(日本和德国的地铁,人与人之间天然自带透明隔离装置,真是最适合读书的地铁了)
二是借助冥想帮助静心、排除杂念。极简版本是闭上双眼腹式呼吸,把注意力聚焦在本体而非思绪、情绪或者外界。无论如何,长期参与各类身体修行的同学会更容易凝神,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西洋还是东方,各类身体修炼的本质就是Centering,比如太极、舞蹈、武术、瑜伽、普拉提(我反正都修发现殊途同归)。
以上内容基本没有意义。读书又快又狠,读完还能走心,其实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最大化你的吸收
1、看的越多越快,之前看书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你读一本书的速度以及消化程度。二者必须并驾齐驱。比如我的某一本书,大家可能看不下去或者看了也记不住,我看完了却如同在分子层面上加以吸收并为我所用。因为在看这本之前我看了100、200本相关的,已经构建了庞大的知识网络,它只不过是500块乐高积木里缺的那一颗,没它全景也有模有样,有它是锦上添花。某个艰深晦涩的点第1次读一知半解就会记忆模糊,就好像在那个区域只有寥寥几个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被点亮,第2次~第N次在其他书里挖掘出异曲同工的点就会带来更强大的生物电流去点亮一大片脑区,此时这个点才真正成为你的,你形成了长期记忆。比方说“爱是给予”。
这番话的意思是,我不是天生过目不忘,你即使看完就忘也不要怀疑智商,其实就是看的太少,还达不到拼智商的门槛。
2、构建体系、高效择书。明确意图,拆解成目标体系,比如要通过阅读成为“奉行科学育儿的好妈妈”,则围绕“科学育儿”、“好妈妈”的标准构建母系统,然后添枝加叶。我的是“成为综合运用四种能量的疗愈者”,读书就是从身体(运动科学、脉轮、芳疗、顺势、饮食)、情感(现代心理学、情绪处理技术)、心灵(量子物理学、脑神经科学、基因及进化类、冥想)、灵魂(宗教、玄学、古代神秘主义)等四方面入手的。
认知发展四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过程中会越来越清晰认知边界,以及有限的生命应该倾洒于何处。选择时务必要量力而为衡量投入产出比,比如吠陀占星,Shastri修习近三十年,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求助于他而非不自量力自己来,但西洋占星却可以。
3、关联个人阅历。为什么要求读书分享采用“思维导图+结合个人经历谈心得”的形式?不过脑、不走心是写不出这样的分享的。用书里抽象出来的理论去解释生活日常,是检验是否消化本书的基本手段之一,关联不上的,其实就是还没吃透,不吃透就无法形成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