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论语》主题:“谨言慎行”
(一)“多闻多见,慎言慎行”
【原典】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子张:孔子弟子,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 干:求也。 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做主观推论;存疑。 阙殆:和“阙疑”同意。上文作“阙疑”,这里作“阙殆”,“疑”和“殆”是同义词,所谓“互文”见义。
【译文】子张请教怎么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备,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解析】孔子的回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言,一个是行。孔子教育我们要多思考,做任何事宁可思考之后再做,省得将来再后悔。说话不要逞一时之快。说话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要掌握它的重点,运用到恰当好处需要极高的智慧。
想要把事情做好,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只有深思熟虑后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切莫一时心急,轻举妄动。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受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个人立场及观察角度的限制,我们也许会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认为所见的就是事实,并固执地去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说、去做。这是一种非常鲁莽的举动。聪明的人在说话时,会用描性语言表达自己见到的事实、想法,而不加以主观的臆断;在做事情时,理性的思考,慎重地付诸行动,而不出于一时冲动,盲目蛮干。
(二)“三思而行”
【原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文】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解析】季文子行事过于谨慎,孔子认为他想的过多,做事前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两点就够了:第一个,该不该做,第二个,怎么去做,两次就够了。
对于自己人生的考虑,我们要考虑三点: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愿意做什么。如果三者不能统一,就要考虑该不该做,怎么把它做好。
西方有观点认为,第一,你要做对的事情;第二,你要把事情做对。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做应该做的事。
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宁可谨慎一点,想好了再去做,也比无头无脑地盲目乱干要好的多。但慎行,也不是说不敢做、不能做,我们还是要大胆地做。慎行,指的是在做事之前提前思考好、权衡好,内心有完整的方案,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后果,都有所预料、准备,再付诸行动。
(三)“先行后言”
【原典】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说的多,做的少,君子以为耻。”
【原典】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
【译文】子贡问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把它实践了,再把话说出来。”
【解析】一个人很聪明,口才好,话说的漂亮,说的多,但不见得做的到。这是孔子所反对的。
说话是一个人内心的表达,叫做言为心声,表达自己的心意。而表达心意就要恰到好处。《易经》里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说话,不代表有话直说,还要看说话的对象。在出于真诚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作为蓝海人,要表里如一,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要率先垂范。所以,对于我们所说的,我们要做得到;对于我们所做的,更要做得好。只有这样,才算是言行一致。
集团张总也曾经教导我们:“说所想的,做所说的”、“做人做事,‘真’是最高境界”,作为管理人员,只有言行一致,才会得到下属认可,才能带领好大家共同把蓝海的事业做好;作为蓝海人,只有都真诚地说话做事了,才能创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才能让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到事业上来。在这一方面,管理人员一定要起好榜样做用、带头作用。
(四)“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原典】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因为一个人言语出众就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不认同其人而轻易否定他的言语价值。”
【解析】有些人口才非常好,说话非常漂亮、非常得体,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轻信他、提拔他。我们要考虑,他话说的很好,有真正的德行来配合吗?他是否做到言行一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对于平时言辞举止鲁钝之人说的话,我们也不能轻易否定,而是要理性地判断。我们都很容易做到“以人废言”。我们有句俗话叫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但一个平时品德不端的人,也有可能哪一天看书、看电视受到启发,说出很有价值的话来。
孔子认为,听一个人说话要尽量客观,不要先认定这个人怎么样;同样,他话说的好也不要太高兴,觉得这是个人才。且慢判断,要再做进一步的观察。
作为蓝海的管理人员,要公正公平,要正确识人,不要因为别人说的好,就轻信他人;还要有包容之心,不能因为别人平时表现不尽人意,就不再听取他的意见与建议。
我们在认识他人、评价他人、选拔人才时,首先应避免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认识,不以关系亲疏或个人喜恶为准则;其次要看实际行动,不宜过早下结论,要懂得“日久见人心”的道理,真相早晚会澄清。我们也要自我警惕,外在的表象无法长久,过分炫目往往短暂,只有内心淳朴、勤劳踏实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部分 《道德经》主题:“相反相成,不争之争”
【原典】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矝,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注释】枉:弯曲、委曲。 敝:凋敝。 抱一:守道。抱,守。一,即道。 式:法式,模式,范式。 见:彰显、炫耀、显摆之意。 明:彰明、显明。 伐:夸耀。 长:长久。
【译文】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展,低洼之地可盈满,敝旧将可更新,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显明(还有一种解释,见,看见。不局限于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能声名显赫;不自吹自擂,反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够长久。正是因为不和别人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和他争。
【解析】本章讲述了事物正反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的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最后得出“不争”的结论。
“自见、自是、自伐、自矝”,都是一种自我的张扬,这样的人遇事都要去争。别人会看透这样的人,因为他老想走在前面、老想在人家上面,好事老想占到,结果会什么也得不到。所以老子从反面看问题,不争,不争反而得到。
在老子看来,事物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应对事物的两端都加以观察,从正面去透视反面的状况,而对于反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实际上,正面与反面,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相互包含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老子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静观以待事物发生变化,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