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知道《偷影子的人》是个温暖的故事,读来确实生动,细腻。一本精致的小书囊括了人生百态、悲欢离合。也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缩影。漫漫长路中,永远无法知道如何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句号。
《偷影子的人》是一部关于得到与失去、成长与懂得的成人童话。每个人都会在主人公的经历里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我们那些成长中的青葱时光,那些当年我们看来天大的事,比如班级里的死对头,或者是曾经深深喜欢过的女孩子。
主人公拥有偷影子的本事,可以倾听到别人的影子讲述的真心话,即他人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最隐秘的经历,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奇幻类的小说。虽然说偷影子的本领好像是读心术一样,可以照见人心,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个能力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最高明的写法,如果把这种能力应用于主人公与人的交往或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就容易落入俗套,变成奇幻小说。
翻译真是一件神奇的事,除原著本身自有的气质之外,翻译者也会赋予作品另一种气质。看过一些翻译版本之后就会意识到语言的神奇,感受到不同作家的不同气质。至于这本书,作者多用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情节波动不大,但很好的表现人物情感的波澜。摘抄了文中部分写的很优美的语句,可是脱离上下文联系之后,总感觉少了一些灵动。
书中分别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每一种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每一种都是刻骨铭心。关于友情,书中写的并不是点头之交,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可以介入到其生活的真正友谊。
主人公和小学警卫伊凡的情感属于忘年交,虽没有具体描述伊凡的年龄,但只要他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管他比自己大三十岁、四十岁呢!伊凡的童年很不幸,在自己未曾学会写字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未曾感受到母爱的温馨,只好自己给她写了一笔记本的书信,装作是母亲给自己写的信。了解伊凡的痛苦之后,主人公请母亲匿名写了一封给孩子的信,瓦解了伊凡多年的痛苦,让他开始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学会为自己而活。接着是主人公和发小吕克的友谊,主人公在吕克内心迷茫烦躁时,帮助他作出选择,即使这种选择不是最后的选择,也让吕克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这才是最可贵的。
书中描写了三种爱情。第一种是爱慕,就像对于伊丽莎白的感觉,但那仅是一种感觉,其实也知道她不是“真命天女”。第二种是欲望,对于苏菲的感情,仅是一种占有和性的欲望在支撑,只是因为孤单寂寞才一起,以解个人的生理需求。第三种是神交,对于克蕾尔的记忆,可能算是儿时的一种邂逅,但是一场邂逅却让人难以忘却。可能是因为当时克蕾儿的聋哑,让主人公只好通过交换彼此的影子直达她的内心,深入了解克蕾儿的灵魂,将彼此的内心敞开。这份青涩的感情才会如此让人神往回味,那是超脱了语言上的畅快,更是一种灵魂的碰撞,让彼此的内心都能够紧贴一起,不用言语,仅仅心脏的悸动就能感觉彼此的幸福,就能聆听到内心的呐喊。这种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作者对于亲情的描述,则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缺憾美。对主人公来说,他过于纠结已失去的,却没有去珍惜已拥有的,父亲的离去成为了他心灵的创口,而他往往忽视了,母亲对他倾注了多少深沉的爱,想要去弥补他的缺憾。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才学医,可是竟然不知道母亲得重病甚至去世的时候也不在母亲身边,估计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吧!让看到这本书的人都意识到珍惜眼前人,珍惜现在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只盯着那些流逝的光影,就必然会错过眼前的美景。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在平淡的岁月里经历得失慢慢丰盈起来的人生,就好像,你我必将经历的人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