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3

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读书?  我的十二年,你的第一年60

                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读书?

在我的班里,每天中午12:45-13:00,有15分钟的强制阅读时间。

为什么是强制阅读?

因为在最开始有这个设想的时候,提了三天,能带来课外书的学生寥寥可数。理由千篇一律:家里没有书,只有教材和教辅。

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学霸,那你就错了。

越是没文化的家庭越不看书,越是没知识的家庭越不看书,越是不学习的学生越不看书,越是不会学习的学生越不看书。

这四类,在我的班上,可以说,全都出现了。

一个家庭没有看书的氛围,孩子自然不爱看书。回家的情况也许是,电视机自顾自地演着,家里人每人一个手机看着,时不时兀自发笑,仅此而已。时间长了,疏于沟通的心灵花园长满衰草,想要犁除,越发艰难。文化不会凭空出现,想要成为文化浸润之家,必先培养习惯,形成风气,家长要率先垂范,孩子才能上行下效。

没有知识的家庭也不看书,因为觉得“读书无用”。一旦学校提出读书的建议,孩子本来欢呼雀跃地跑回家去,想讨个书钱,结果却是被父母一顿痛斥:“书有什么好看的?学校就是变着法地要钱。你看我不看书,不也是要车有车,要房有房?你看你们老师,有什么?”

或者随便应付了事,本来孩子们的天性更趋于原始的人性——趋利避害。你让他学习,他尚且有若干理由,敷衍搪塞,何况现在,你的态度比他更敷衍,他便如同得了尚方宝剑,更不去学习和读书了。

越是不学习的学生越不看书。这是肯定的。因为他的眼睛都被游戏、被小小的手机屏霸占了,那里五光十色,看起来流光溢彩,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看枯燥的纸质书呢?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书籍是敞开的世界,手机是逼仄的角落。

书上的描写可以因人而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的笔触可以将我们带到世界甚至宇宙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我们可以了解陌生世界如亲临其境。这些都是书籍可以告诉我们的呀。

但是,手机、电脑却与书籍正好相反。画面的生动鲜活,却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对于缺少判断力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把眼中所见,当作是一种真实。最后的结果便是,想象力缺失,描写能力下降,理解力荒芜。世界渐成一色,万物趋同一体。

越是不会学习的学生越不读书。学习不是坐在那里死读。事实上,真正会读书的人,从来不是会读书的呆子。陶渊明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孔明更是“观其大略”。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础原则,的确是破解万物的钥匙。而过分拘泥,死守不变,则难免会会错古人意,乱涂世间书。

学习是种能力,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越广博的涉猎,越深刻的思考,越能促进日常的学习,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多读书,读好书,这是良言。

怎么让学生多读书呢?明天咱们来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0评论 3 13
  • 前晚想轻松一下,与妻子看一场电影。有人推荐《前任3》,说此剧近期评价高。买了票,经过检票人指点,进场坐下看...
    外楼房阅读 294评论 0 0
  • 人人都说钓鱼特别有乐子。 提着小板凳,往海边或者水库边一坐,看着风在水面上跳舞留下的粼粼波光,甚是享受。除了风声,...
    张氏的四月生活阅读 264评论 2 1
  • 她在半生的时间里,每个星期都要写信,“有时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边说边露出一丝微笑,“但一想到这些信他都收到了...
    蔽芾青棠阅读 753评论 7 10
  • 原创 初九 从泰山到黄河,从南京中山陵到杭州西湖,从黄山到华山,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西藏布达拉宫!从长江三峡到蜀道难...
    乌衣斋阅读 4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