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暑假:晨光里的奔跑,是成长的答案
这个暑假,我用晨跑的坚持,打败了赖床的惰性,也在每一步的向前中,读懂了“坚持”二字的重量,为即将到来的七年级,积蓄了对抗困难的勇气。
最初决定晨跑,是因为体育测试的长跑成绩总拖后腿,可第一天就差点放弃。清晨五点半的闹钟响起,窗外天刚蒙蒙亮,被窝里暖烘烘的,我翻个身就想关掉闹钟:“反正就一天,没关系。”但想起体育老师说“长跑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积累”,还是咬着牙爬起来,套上运动服冲出家门。
刚开始跑步,每一步都很艰难。才跑了500米,我就气喘吁吁,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喉咙也干得发疼,心里不停打退堂鼓。这时,小区里晨练的老奶奶从我身边走过,笑着说:“小姑娘,慢慢来,坚持住就好。”我点点头,放慢速度,调整呼吸,一步一步跟着晨光向前。
为了让晨跑不枯燥,我给自己定了小目标:第一天跑1公里,之后每天多跑100米;还在耳机里放喜欢的轻音乐,跟着节奏调整步伐。有天晚上下了雨,清晨路面湿漉漉的,我犹豫要不要暂停,可想到前几天的坚持,还是撑着伞出了门。雨水打在脸上,风一吹有点凉,但跑起来后,身体渐渐暖和,看着路边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树叶,反而觉得格外清爽。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变化悄悄发生。以前跑800米要歇好几次,现在能轻松跑完1500米;晨跑让我白天精力更充沛,预习七年级课本时也更专注。最让我惊喜的是,体育老师偶然看到我晨跑,笑着说:“看来新学期的长跑,你不用愁啦。”
这个暑假的每一个清晨,跑道上的脚印都记录着我的坚持。它让我明白,所谓成长,就是战胜一个个“不想动”的瞬间,而这份从晨跑中收获的毅力,也会成为我面对七年级新挑战时,最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