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自我的空间里,是写不出属于自我的东西的。
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这两天从你日更字数越来越少,能够感受到你的状态。字数少只是一种外在的体现,而其本质是因为自己没有想好写什么。
当我局限于一种生活的时候,没有办法从这个状态下抽离,我想要做到真实,那记录当下的生活是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但是最近我也开始思考,不想在我的文章里去放身边具体的人,一来是出于保护,保护自己也保护身边的人,二来我并不知道谁会看到这些内容,如果只有亲近的人,或者完全都是陌生人,那其实都无所谓,但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也有很大一类的群体,可以在人群中注视你,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在黑暗中一双瞪大的眼睛直勾勾的注视着你,而你却一无所知。
所以我就在想,那我要写些什么?
我想可以是思考的展现,可以是有所指而无所实的情感的表达。然后我就在想我可以写什么?而这个问题让我突然有些警醒,似乎我又依靠着自己的生存本能,惯性的活了很久了。
这让我想起了那一段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时光,当时虽然只有一个人,可是我的脑海丰富而宽广,书籍填充我的脑海,我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心中所想。脑海中我与书中的人对话,与现实里的自己对话。思考生活的意义,生活中那些品质背后应该呈现的模样。
比如:勇敢。最直观的勇敢,我们常常以为是无所畏惧,但其实这并不是勇敢,这是忽略了人性真实需求的假象,是一种有目的的标榜,是一种欺骗。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使心怀畏惧,依然坚定的遵循内心的呼唤,做出合适的选择和行为,因为自己的使命,因为身上的责任。
这句话其实我最初写的是即使心怀畏惧,但是依然选择向前,但是斟酌再三,我觉得这样未免片面,勇敢并不一定是更进一步,因为有时候退让、放下,也是一种勇敢。就比如在感情的世界里,见一个爱一个,去表白一个,这是不是勇敢?我想不是。勇敢是下定决心选择对方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决定不论要经历怎样的风霜,穿越多少山海,都只愿意是你,可以为此放弃诱惑,放弃那些看来更好的东西,哪怕有一天分开了,可是对这一程也无怨无悔。亦或是喜欢上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是否敢于退让,敢于交给时间去做决定。
所以勇敢是我们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敢不敢做出与内心一致的选择,同时也考虑好了后果,无论如何,自己承担。
当时除了勇敢,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我也知道,或许有一天,这些曾经思考过的内容会被我再一次完全推翻,可是我很开心,因为我还在努力的探索这个世界,还在积极的和这个世界进行活动交流。面容里留有岁月的痕迹,但是并不是被岁月欺负,被生活嘲弄。
我突然有些怀念,那段有自我空间的时光,也让我突然更加坚定,不论有无收获,一定要坚定的读书,在纷杂的世界里,不丰富的大脑,不管读什么都是有意义的。
当然,怀念归怀念,我也并不为此难过,因为所有的思考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做修行。反而会有点开心,因为我开始意识到,历经生活的修行,也还要回到思想世界去融合。没有自我空间的局限,我想也一定有办法,只是我现在没有找到,但是我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关于日更,关于勇敢,今日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