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慢慢埋在了她心里,成了一个获得宝贝的捷径。高中时,她偷过画室同学的铅笔、橡皮擦,紧张又害怕的感觉却让她上瘾了,悄悄得到并占有别人的东西慢慢成了一个习惯,把一块橡皮擦、一支铅笔、一块小镜子……都视若宝物。
蓝依依出生在普通农村家庭,是个不爱说话性格倔强的小孩。
穿过一条长长的小巷,走到底有一道敞开的木门,油漆已经褪色脱落,迎面一堵叫照壁的土墙,再往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天井,四户人家住在这个院子里,蓝依依家就是其中一户。在她的印象中,楼下一间屋子妈妈在那里做饭,楼上一间屋子摆了电视机,几个很旧的沙发,还有一张床。
她第一次“拿”东西是小学二年级。
那天她到院子里的刘奶奶家玩,平时到她家玩就是在她家门口的矮凳子上安静地坐着数地上的蚂蚁,研究地缝里冒出的一两根杂草。
蓝依依看到刘奶奶家桌上放着一个白色盘子,上面有一圈蓝色的叶子,家里画着“四季丰收”的碗和这个比起来简直太丑了。她盯着那个盘子径直走了过去,趁刘奶奶不注意一把抓了那个盘子,扁扁的盘子贴着肚皮塞在衣服里。走到家后她悄悄关上门,撸起衣服掏出盘子,攥在手里不停翻转着看,像是得到一件非常精美的宝物。
后来她才知道那个盘子叫搪瓷盘,但是盘子事件却不被人知道。
她第二次“拿”东西是在初中。
上初一时,蓝依依迷上了画画。
当时学校组织绘画兴趣班,参加兴趣班需要交100块的费用。她兴致勃勃的回家跟妈妈说想参加学校的兴趣班,妈妈没同意。100块钱相当于半年的学费,一个学期的午餐费,也是家里快一年的水电费。
那天夜里,蓝依依在床上一直翻来覆去,她忽然想到妈妈会把钱放在衣柜里,脑袋里竟然冒出了偷偷拿钱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蓝依依推开了卧室门。
透过细细的一条缝,她眯着眼小心地瞄了一眼,确认没人后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又轻轻地用指头把门掩上。她立在门后屏住呼吸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了妈妈经常放钱的那个柜子,脚踩着棉花一样轻轻地一步步迈过去,十分缓慢地拉开柜子门,生怕年纪大的柜子“咯--吱”叫出来。
果然红色人民币躺在柜子里,整齐的对折着,里面几张是崭新的,外面几张被揉搓的有些旧了。她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一张、两张、三张,默默数到了八,心想偷偷拿走一张应该不会被发现。
蓝依依攥着红色的钱到了学校,钱已经快黏在手心了,最后还是把100元交给了老师。几天后妈妈发现钱少了,问是不是偷拿了家里的钱,她心跳加快地说没有拿。妈妈以为自己算错了,便没再追究,蓝依依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去了兴趣班。
偷,慢慢埋在了她心里,成了一个获得宝贝的捷径。
高中时,她偷过画室同学的铅笔、橡皮擦,紧张又害怕的感觉却让她上瘾了,悄悄得到并占有别人的东西慢慢成了一个习惯,把一块橡皮擦、一支铅笔、一块小镜子……都视若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