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像是我们记忆的港湾。每次回到家里,儿时的那些事总会不约而同的映入眼帘。
小时候,我们是那么小那么小,都不知道长大是怎么回事。
儿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玩伴。
春天,春天总是那么快就过去了,快的我们还没来得及脱掉棉衣棉裤,快的我们还在为每天早上套冰冰的棉衣发愁而哭鼻子的时候,它就已经过去了,快的都没有留下太对特质的专属于它的味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天,我们喜爱吃的豆角就熟了,豆角那时候并不是家家都种的,为了吃上豆角,我们小伙伴会约一起去偷,有时候我们会很庆幸的大获全胜,在那个鸡脚旮旯里美美的吃上一顿,有时候我们会被抓个现行,罚站在地边上,但我们还是会偷偷站在地边上吃豆角,等到大人们活干完了,我们也就到回家的时候了,那时候,就算是偷吃豆角,嘴里也都满满的香味。
夏天,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聚在屋后的小麦场上,我们玩过家家,两三个人一家分配好,就开始划分地方,占据自己的小家,并且认认真真的布置自己的小家,家里摆设花朵,周围栽树,种一些蔬菜花卉,小家虽小,但有爸爸妈妈,还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房间,我们会偷偷把各自家里的杏子,桃子,能生吃的都拿出来摆在小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会像模像样的热情招待,时间都是由自己定的,一会会时间就被划分成了好几天,这些小天里,一日三餐也是不可缺少的,规规矩矩的吃早,午,晚餐,还认认真真的收拾自己的小家。我想,在我们的骨子里,就有着家的模样,那里充满了温馨,热情,欢乐,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秋天,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然,这时候,小麦场是不属于我们的,它属于那些在我们看来不明事理的大人们的。我们的聚集地也就转向了那些更加广阔的小天地,田头的田埂下,我们可以倒立,翻跟头,跳皮筋,这个季节,没有人会说,我们糟蹋了他们的粮食。山脚下的那些个土堆堆上,也常见我们“划坡坡”,三五成群的,玩累了,直接在上面一趟就睡着了,那时候,裤子破洞那都是家常便饭。
冬天,小麦垛也搭成了,玉米杆也拉回来摆整齐了,大人们也有他们的正经事要做,小麦场里也就成了我们嬉戏的好去处,捉迷藏那是少不了的一件大事,这时候,我们也就成为了会打洞的老鼠,在草垛里穿来穿去,成堆的玉米杆、小麦杆垛三下五除二就已经想通了,哪里都是出口,哪里又都是入口。晚饭时分,一个个被家里人从草垛里揪出来的我们,才会恍然记起,出来时妈妈苦口婆心的安顿我们“记着,早上才换的衣服,晚上回来已经不成样子,小心我打断你的腿”,但又能怎么办,已经不成样子了。我们一脸苦相的乖乖回到家里,但心里却是喜滋滋的,在想着,明天我们应该怎样玩,玩些什么。
如今,再回首我们儿时的记忆,竟像是昨日才走过做过一般,那时的小麦场已经破旧不堪,那时爬过的山洞早已不在,那时走过的小路现已是杂草丛生。儿时的玩伴,亦是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