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在育儿路上,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惑:
孩子一直吃手怎么办?孩子到了不该尿裤子的年龄还在尿裤子怎么办?孩子一直拿着安慰物不放怎么办?孩子为什么见了什么抓什么,为什么哪里不平往哪走,为什么有时那么固执执拗……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那么李跃儿的《关键期关键帮助》很值得认真品读。
相信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然而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从而遏制了孩子的潜在发展。
这本书让我们在育儿路上少走弯路,更让我明白:只有深入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给孩子真正的爱。
一、先简单了解作者
李跃儿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芭学园创办人。在芭学园拍摄的电影《小人国》和纪录片《成长的秘密》,在全国多所师范院校、培训学校和幼教机构作为教学片使用,引发幼教界人士和家长的热议。
2004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
2006年,荣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称号。
2009年,荣获“2009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3年,作为“教育创新者”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并获得“教育木兰奖”。
二、本书的内容简介
《关键期关键帮助》一书是李跃儿坚持23年创办中国式笆学园,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应用于东方儿童教育的全面总结,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教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这本书描述了在0-6岁这个建构基础人格的关键时期,孩子所带有的生物性的发展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什么时间、什么年龄段是什么样的,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正常的发展行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材料和活动来帮助孩子实施他们的发展计划。
三、个人读书心得笔记
1.对比以前读的一些育儿书,不得不佩服此书作者的写作手法很高明,就像李笑来老师一样,特别善于用类比手法,也特别善于讲故事,读起来通俗易懂,让人欲罢不能。
原来除了小说之外,居然还有一些工具类的书,能让我暂时忘记时间。这让我确信: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读起来真的会入迷。
2.读了这本书,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还有以前学习的育儿知识,突然感觉:以前很多零散的育儿知识点仿佛都被串通起来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对婴儿手的敏感期和口的敏感期的理解,终于知道背后的原因了。当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显得淡定多了。其实,所谓的耐心,只不过是知道得更多,了解的更深入,坚信自己做的事比较正确而已!
再者,以前只知道皮亚杰把0~3岁的孩子的认知发展期叫做感知运动时期,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
原来,一直到3岁前,儿童都很少能够像成人那样躺在那里想事情,仅用大脑思考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缺乏专门的思考,在这个阶段内,儿童是用他们的肢体在“思考”问题的,他们在思考的时候,看上去是在不停地动,是用运动和感知的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的。
还有更新了对儿童观的认识。作者总结了一些错误的儿童观,比如把孩子当成空罐子、把孩子当玩具、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孩子当成麻烦或者把孩子当作上帝等,仔细观察周围,就会发现这些错误的儿童观真的很盛行,而自己也差点陷进去。
3.孩子是一颗种子
作者的这个儿童观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当然也深深打动了我。这个类比也相当的生动形象,也让人叹服:
将孩子比喻成为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各种帮助。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间需要水少,我们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
4.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这是作者一贯遵循的教育理念,而且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推广,并取得了巨大成绩,获得社会的认可。这点非常令人敬佩,作为一名家长和老师,我身心向往这样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让人民获得一生幸福生活的基石。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好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
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放眼望去,身边还有不少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了解孩子,也没有学习过如何正确帮助孩子,大多数父母连提问的意识都没有,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好恶去对孩子的正常发展行为横加干涉,并且经常对孩子一些美好、珍贵的学习行为进行阻挠。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希望通过此书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然后带给孩子真正适合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