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里HR,这样开展工作事倍功半

关于“你会怎样开展工作”这一事宜,想必诸多人士在面试之际或多或少皆会被问及,您彼时是如何应答的呢?毕竟,这一问题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规则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新工作的理解程度。

那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您究竟是怎么应答的呢?实际上,这个关于开展工作的话题,它所涵盖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初到一个新环境,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接到新任务,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就好比,最近我就深陷在此困境中,经常在想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开展。

目前,我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从事 HR 工作,整个办公室只有两人,负责整个公司的人事、行政、采购,以及部分财务方面的工作,可以说什么都涉及,但多数流于表面,比如:人事工作的招聘培训薪酬,做是做了,但也仅仅停留在缺人招就好,招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招完全没有概念,至于年度招聘计划更不知道从何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想到把工作梳理清晰明了,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诊断问题,即了解企业

谈及了解企业,实际上能够借助中医常用的“望、闻、问、切”之法,即观气色、听声息、询问症状、摸脉象,来实现对所在企业现状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二步:搭建体系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体系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体系作为支撑和规范,那么工作虽然能够正常开展,但必然会磕磕绊绊,缺乏流畅性和高效性,一会儿是这事,一会儿是那事,让人应接不暇、疲于应对。

前期,通过借助中医的“望闻问切”对企业现状实现了初步的了解,我发现公司在管理上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规则,而这对于诸多小企业而言或许是一个颇为常见的通病。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员关系相对紧密等因素,往往在管理上更倾向于讲求人情化。比如,比如某位员工出现了一些并非十分严重的失误,领导私下里与其交流沟通一番,这件事或许就这么轻易地被放过了。这种人情化的管理方式,维护了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又能体现员工与老板之前的革命友谊。在10人、20人、30人左右的小企业尚可。

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人数不断上涨,这种单纯依赖人情化的管理显然不适合公司长远发展。好比人事管理中看似最不起眼的考勤来说,因为缺少明确的制度约束,经常有人过来询问,诸如请假怎么请,明明我病了,为啥不能请病,这个月考勤算错了之类的问题,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身心俱疲。

再者,因为没有明确的定岗定责,同样一份工作,您在做,他也在做,没事的时候大家相关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相互推诿责任,纷纷声称不是自己的过错。

所以,搭建体系,明确规则、流程,以规范企业管理和运营,从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形成以制度约束人、以机制激励人。

第三步 搭架构

梳理各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实现定岗定编,即同一份工作多人负责时,每个人都有侧重点,相互辅助。这样的话,对员工而言,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发展的方向在哪,往那方面而努力,学哪些专业知识;也能提高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人员配置,同时当问题出现时,也能责任到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里可能有的会说,小公司人员本来就少,活有的时候又急,一旦定岗很容易会出现这不是我工作职责情况发生。确实,这也是很公司小公司不太愿意做定岗的原因所在,但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1个人、2个人时,无论怎么做水还是能喝上,但企业要发展,员工人数必然会上涨,这种管理模式显示无法适应公司长远发展。

前两天刷群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吐槽降薪,才发现疫情之后好多企业虽然还在经营,但是效益并不好,其实,定编没有做好,人工成本不降反而升的彼彼揭示。

因为对于小公司而言,讲求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活一起干,有福一起享。但这也导致样样通、样样松的结果,只是会做会干,并不专业。忙不过来了就招人,忙劲过后,发现人员臃肿,裁员吧!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裁吧!又没有什么活干。无奈之下——调岗,先不说调岗后专业符不符,就相同岗位工作经验也是白纸一张,0基础,而且因为时间短需求急,人员选择上也很难做到岗位匹配度达70%以上的,基本以应付了事为主,久而久之,不仅运营成本没有降,公司整体人员能力堪忧。

第四步 降低运营成本

说道运营成本,想必大家会疑惑,人力资源也没有运营成本这一模块,为啥还要单独来说呢?实际吧!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他们的刻板印象里HR就是花钱的部门,其实非也。HR虽然是职能部门不产生直接利润,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省钱就是赚钱,其实HR不仅能省还能赚。

比如:疫情之下,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又是减税,又是减社保,给社保补贴,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想想这些申请下来一年怎么不也有个十万八万的,领回来不香吗?

再说说我们省钱,比如:招聘中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实际费用多少,间接支出又是多少,人员臃肿成本,招聘后离职成本,培训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薪酬怎么做,这些都和运营成本紧密相关。

而这些对于小企业而言,不能说从来没考虑过,至少没深层次的考虑过,就拿招聘来说,缺人咱就招,至少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胜任,什么时候开始招聘,哪些招聘渠道招聘效果更好,没想过。再说薪酬,好多都是拍脑门,简单粗暴,和老板私底聊聊,工资就涨了,至于您的能力、对公司的认可度是否符合公司需求,NO  Care!

所以说,搭好体系、架构,明确规则、流程,以规范企业管理和运营,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赚钱,但我们却能处处为公司省钱,这也是一种间接性的赚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