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小毛病和小城市的大毛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冬天来北京讨生活,闲暇之余对比北京和三亚两个城市,看出不少有趣之处来。

当然,三亚是没道理跟北京进行比较的,不同的体量和不同的生活节奏尤其是不同的生活传统。细论起来,北上广互相对比更为合适。但是在我这里,我只考虑两地的生活感受,均为一家戏言。

大城市的小毛病和小城市的大毛病

北京的问题当然不是小问题,不论是雾霾还是中南海的各种消息。不过雾霾天气好像没有办法改变,刚开始我的海南鼻子还会发炎上火,逐渐的也就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而且有次拍照片,朦朦胧胧的城市建筑里居然展现出一种美来,恰似肺结核女病人咳嗽过后脸蛋上的红晕,诡异而又奇幻;中南海又离我们很遥远,不说也罢。

北京是有包容性的,虽然现在已经在流传这个城市要通过种种手段把穷鬼和传统产业赶出六环之外。传说中方法是拆掉城中村还有地下室不让随便住人,譬如若干年前我居住过的明光村以及我现在住的在南营房的小平房。地下室我也去参观过了,曲径通幽如盘丝大仙的居所,住在这种不见阳光的地方估计至死只能为吃和性交努力。但是北京的包容性依旧召唤着二三线的无业青年,这里有比原产地还便宜的水果和特价食品,相比较起来如果忘掉居住环境这码事儿的话,生活成本更低,钱更经花。

地铁涨了几块钱,其实依然不贵。穿过汗流浃背的人群,惦记着下一站是否能有个座,胡思乱想一下也就很快到终点了。

半夜去上公共厕所,穿过伸手不见五指的巷子,能听到鸽子笼里面一阵低沉的咕咕声,还有夺路而逃的野猫。偶尔有一家人的门开着,一个女人搬着热气腾腾的大箱馒头放在三轮车上,这些细节让我无比幸福。

那天无意之间路过月坛,大片银杏叶落在地上,这个城市呈现出一些属于它的迷人的魅力来。具体来说应该描述为北方的美,或者叫四季分明的美。这种美有点说不明白,凛冽的寒风和早餐嘴里呵出的白气都属于这种美的一部分。

三亚是感受不到时间变化的,叶子边掉边长,海水潮起潮落,年复一年天天如此。反应到城市来说,除了市区那永远修不完的马路,生活感受几乎都是根据游客的多少来变化的。

直到今年我才发现自己前几年有些执拗,刻意不跟大城市接触让大脑变迟钝了一些,忽略了这个城市的小。三亚骑楼街那种劳民伤财的包皮工程被几个骚包文人各种吹捧,一碗抱罗粉被那些软文营销狗连着编了十几个故事,这些都是小城市的大毛病。

而我依然喜欢三亚的蓝天,喜欢雨过天晴后山间涌起的层层薄雾,喜欢绿松石一样翻起的浪花。骑着自行车穿过小城市,在熟悉的菜市场跟商贩讨价还价,带着孩子路过三亚河,这些都是我要继续留在三亚的原因。

在这两个相距三千多公里的城市之间跳跃,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个名字一定都有着 某种特定的意义 它连接着生的喜悦和死的秘密 每一个唤你名字的人 心底或许都一样的爱你 无论它...
    他叫我七月阅读 2,206评论 5 3
  •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也不再仅仅是一块黑板加上一支粉笔的模式,教育也走进了互联网+的崭新时代。无论在面对教育形式...
    爱视学阅读 2,688评论 0 0
  • 枕巾上布满眼泪,死亡的泪水。 昨夜的温馨画面重复演绎,一只只蚂蚁趴在我的身上,不停的啃噬着我的寂寞。哀伤的那条画船...
    冯玙哲阅读 1,35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