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战胜拖延症,必须激发自己的行动力,更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我们上学的目的是什么?
以后准备考哪一类的大学?
是名校?还是重点学校?
还是普通高校?你会选择哪所大学?
什么专业?你为什么要考大学?
考大学对你的生活,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你现在离你的大学目标还有多远?
你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因为只有清楚了解这些问题,你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更加明确自己心目中的目标,才能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确实下定决心,全力以赴。
“想要”和“一定要”是不一样的。
想要的,不一定会实现;
而一定要的,往往能变成现实。
很多人时常把下决心挂在嘴边随便说,今天说“我决定要这么做”,
明天说,“我决定要那么做”,
后天又说,“我决定要放弃了”。
他们没有把下决心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
他们所谓的目标也一定不可能实现。
真正下定的决心,是一种强烈的欲望。
是一种矢志不渝的坚贞。
是一种不管有多大困难与障碍,也无法阻挡的锐气。
如果你真正下定了决心,你的决心就会帮你到底,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也决不退缩,决不放弃,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3,给自己确定的时间表。
无论对于你的人生大目标,核心目标,还是你的中短期目标,都要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定。
对自己的短期目标,还要有一个量的限定。
时间限定会让你的行动产生紧迫感。
而量的限定会让你的行动产生成就感。
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会促使你不断采取积极的行动。
4,要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真正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你必须经历一段非常艰难而又无奈的时光。
因为任何领域的成功,都不像玩游戏过家家那样简单。
学业或其他事情上的成功,都需要行动,而且是需要持续不断的行动。
中小学生由于经历较少,挫折体验较少,自制力普遍较差。
所以,要想保证自己能够有持续不断的积极行动,需要有必要的行为约束机制和行为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就是规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并自动遵守。
激励机制是制定在自己完成某一小目标或取得一点成就后,对自己的奖励,这种奖励有助于体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