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在得到例会中说,科研的知识生产过程会有大量的术语或者典故产生,提高内行交流效率,却增加了外行的壁垒。而在另一篇文章中,我看到的是,同一种知识以各种方式加工来加工去。
这应该就是这个信息量庞杂的社会的特点。我们都在讲同一套东西,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对于我而言,我以前的讲述方式是,找到方法论然后填充案例来说明,方法大多是我的实践所得。案例是我犯过的错,总结过的经验,不敢保证别人有所体会,却可能带来一点启发。当非要写出创新,写出优质结果的时候就写不动了,内容不足或者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掌握。
有时候我想写没有实践过的内容,也很难下手。一直在做思维导图,我想可以这样来完成知识转述。先是把知识榨干成标题,再按照逻辑顺序把标题还原,兑上水。如果这样来写,就该继续思考这样的问题: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往大里讲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还是使用,是提出问题还是找到解决方案?
如果一个人是在完成知识转述这件事,那就要保证知识转述的质量要高于原作,至少要平等吧。实际上也不是这样,很多书籍都是一生的成就,单靠读完是难以理解的。知识转述的过程,其实是在降质。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这个过程,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废话。
我认为这是降低理解的门槛,还可以恶心的说,就是嚼了给你吃,因为干货吃不动,文章不等同于金句。
理解和被人感受是稀缺产品,自己的内容被阅读也是稀缺的,你没那么好,写的一些东西只是记录,仅此而已。要的太多了,就必然苦恼,绝望。
大学时候,我在图书馆的电梯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小学时候就读到过这句话,依靠死记硬背却对内容浑不知晓。电梯里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学习时候,加入了太多主观的推测,到最后,时间都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学习了。当时我在准备考研,应该好好刷题准备考试。我却能够思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这样句子思考一个上午,而且不查资料,自己直接思考。结果可想而知,吃力不讨好。因为没有记录,所以思考的结果也看不到了。
会有两种读书人,一种是读得很多,比如会晒出每年的书单,几十本或者几百本;我读书不多,却是很多新想法。每天要零散给微信里的文件传输助手发送几十条消息。说好听了,这叫灵感记录,说不好听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当你发现自己写过的灵感别人已经写出来的时候,或者某个灵感频繁出现还被自己认为是惊喜的时候,应该高兴还是如何?它变新了?这样频繁的思考更重要,还是读书过程的知识获取更重要?老人家说的很含蓄,你得两者兼顾,但具体如何执行却说不准,他没有答案,这个答案也不是恒定的。
读得到专栏,我整理过关于演讲的多项内容:刘润讲过、老罗讲过、马徐骏专栏里边讲过、古典讲过、樊登讲过。我整理了无数遍,我学会演讲了么?没有。当我看到刘润说的,你不是在给人讲,你是在帮他听的时候,我还是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但我没有实践,这些整理就是让自己爽一爽而已;我听樊登讲,你克服演讲恐惧的办法是假设自己在给别人发礼物;老罗认为恐惧是必然存在的,你要多练,出去将给别人听。谁是真的?还是都是真的?
等到我真正讲东西的时候,我发现,阻挠我的一直都是内容而不是方法,讲的东西有价值了,认真准备了自是侃侃而谈,说得明白,没有价值没有认真准备,讲清楚却是不容易。
同很多情况一样,我们追求各种方法,到最后都没有机会实践,没有机会准备,也就根本没有做好,成了方法收集者。
我看到一个人的公众号签名是这样写的,只写自己做到的事情。
当时很感动,这是利人利己的事情,完成总结,给人启发。因为你懂的道理到处都是,到处都有。你的经历却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用心,才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