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阴雨连绵让这个深秋的周日变得寒冷起来。上午出门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此刻,中午时分却又开始了阴雨绵绵。在儿子培训班的楼下站了了5分钟后,我不由自主地把已经收紧了几分领口的外套再收紧了一下。所幸的是没过多久就看到儿子从电梯里跑出来了。在上电瓶车前,我用随车的雨披裹在了儿子身上,可是他显然不买账,一边跟同学说再见,一边挣开我给他披上的雨披。可能是因为雨披太过大,长时间压在电瓶车里更显得皱不拉几的,所以遭到了儿子的嫌弃。看到这一幕,我忽然想起了一些事情,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大概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的甘蔗在拉往糖厂的路上,因为车上的甘蔗过载,货车在经过一个村庄附近弯道的时候,车上的甘蔗掉下了1/3。货车司机托人带消息给父亲,让他用牛车去把掉落的甘蔗先拉回来。当时正是中午,天气晴朗。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因为贪玩和好奇也坐在牛车上跟着父亲一起前往“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我看到了一片狼藉的甘蔗洒落在地上,有些甚至都已经被过往的车辆压得稀巴烂了。父亲停好牛车后,赶紧把散落的甘蔗一根一根捡起来,然后再用麻绳捆好。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一根一根地把甘蔗捡起来,然后放成一小堆,因为没有力气捆绑,我只能先这么做了。希望这样可以减轻父亲拣的工作,又可以方便他捆绑。我们就这样默默地,不断地重复做着一样的动作。身边不断地有大汽车呼啸而过,也带起了阵阵的尘土飞扬。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到傍晚的时候,天空突然风云变换,一开始是乌云密布,没多久刮起了大风,之后便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虽然雨并不大,但是12月的南方的傍晚,温度还是有点冷的。父亲在忙碌之际,默默地从牛车的架子上解下一个化肥袋,从里面拿出了一件黑色的,上面还粘着不少泥巴的,单人大褂式的成人雨披穿在我的身上,自己则是带着草帽冒着小雨继续捆绑地上的甘蔗。那件雨披对于只有七八岁的我显得太长太大了,我穿上后整个人都套在里面,就跟唱大戏一样。虽然袖子被父亲卷了起来,让我的手可以继续活动。一开始,我还理所当然地把那件雨披穿在自己的身上。可是,没过多久我发现了有些异样。因为甘蔗掉落的地点是在一个村庄旁边,不时地会有一些小朋友经过,前面几个经过的时候,我还会与他们目光交会,可是等到之后的小朋友再经过的时候,我下意识地觉得他们向我投来了异样的眼光。我不由自主地往自己身上看了一下,觉得小朋友们异样的眼光可能是因为我身上这件长袍式的,有粘了泥巴的雨披有点“丑”吧。因为这样,我下意识地把雨披脱了下来,放回到了牛车的架子上。父亲看到后,又拿过来默默地穿在我身上,这一次我下意识地推开了他的手。但是,当我目光触及父亲的目光的时候,发现他有点生气的样子,只好继续穿上这件“丑陋”的雨披。
那一幕,跟我今天给儿子穿上雨披的场景是如此的相似。父亲早已离开了我们,我也为人父。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不分美丑的。特别是父爱,那是一种无声的,厚重的爱。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总是贪婪地享受着这种爱,却又习以为常地有些许的嫌弃与害怕。你可能会嫌弃自己的父母是农村人;你可能会嫌弃自己的父母贫穷;你可能会嫌弃自己的父母不够高大上,不会穿衣打扮。但是在父母眼里,你的冷暖,吃穿用度,身体是否健康,才是他们牵肠挂肚的事。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女孩嫌弃父母是农民,不惜割腕也要和父母做亲子鉴定,理由很简单:她认为眼前的父母并不是他的亲生父母,觉得自己的父母应该是富豪。无奈的母亲面对执迷不悟的女儿,为了平复女儿的心情,只能无奈答应去医院做亲子鉴定。同时她也害怕这份亲子鉴定真的断了她们的母女情分。可是,当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彻底打碎了女孩十几年的富豪梦,从此离家出走,无言面对父母。离别的时候母亲对女儿只有一句简单的话语:女孩永远是她的女儿,家里的大门永远为她开着。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出身是我们一辈子无法选择的,无论我们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无私的,无怨无悔的。作为子女我们能选择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让我们的父母少一份担忧,多一份欣慰。
2008年,在国内有一部名为《丑娘》的连续剧在各个卫视电台播出,剧中讲述的是一个自小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的青年,因为自己的娘长相丑陋而感到痛苦和羞耻,他甚至觉得这影响了自己的恋爱与婚姻。因为妻子的家庭条件比他好,哪怕结婚了都不愿意跟妻子说自己母亲尚在。而丑娘为了见到到自己的儿子,孙子。瞒着儿媳妇甘愿到儿子家做保姆。在做保姆期间虽然遇到了很多不和谐的事情,但善良的丑娘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儿媳妇,感动了儿子。儿子也终于肯承认了他们的母子关系。虽然这只是一部连续剧,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儿女嫌弃年迈的父母这样的例子却不少。但是作为父母,为了儿子做保姆算得了什么,哪怕付出生命他们也在所不辞。更何况从儿女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早已是一辈子的“孩奴”。
我母亲以前常跟我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小时总是不理解,孩子长大了不就可以不担忧了吗,怎么可能会有常忧九十九的说。可是从女儿出生后的多少个不能眠的夜晚中,我终于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现在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如果父母在家就在。如果你的父母尚在,那就要及时行孝,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莫及。
父母对孩子的爱,那是与生俱来的爱。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别人眼中的美与丑来拒绝哪些理所应当得来得爱,却不会理解那其实是父母本能爱。
虽然有时候父母的爱可能表现得有些丑陋,但他们的初衷始终是为了孩子好。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爱,用我们的行动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想法和决定,即使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
关于父母的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的家庭状况如何,父母的爱都是永恒的,是我们心灵永远的寄托和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