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太喜欢观察人类了。前些天又想起下面第一个故事中的叔叔(和他的家庭),觉得实在有必要写下来,除了自己记录之外,不知道会不会给人以些许的启发。
70初期的一个叔叔和其家庭
这个叔叔夫妻二人都是70年代初期的人。跟我们住在同一个家属院,家属院属于当地一所省内知名的中等师范学校。我跟他和他的家庭在1998年至2000年之间有交集。叔叔姓李,是北京一个大学毕业的,教授计算机。阿姨姓王,教授物理还是什么理科。
印象最深的是,在家属院中,谁家有了什么小麻烦,比如,插线板需要挂在外面,但是下雨又怕漏水产生漏电等危险,那么怎么办?告诉这位叔叔,他会马上发明一个小玩意儿来解决。他经常发明一些小东西,在他自己和很多同事日常生活的处处。
李叔叔和王阿姨应该都是贫苦出身,王阿姨长相不算漂亮,她大拇指好像是没有的,只有一根凸出来的骨头。但是她洗菜揉搓等还是什么非常灵活,速度很快,因为我们洗菜的地方好像是几个公共水龙头,大家都在那里洗菜。我第一次看到她洗菜的熟练,就印象很深。这也是跟我后面想说的有关:王阿姨非常要强,事事都要做好。
李叔叔相貌也不出色,经常笑眯眯的,看起来与世无争的样子。我只知道他来自省内一个贫困山区。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是,有一天他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学英语,是将牛津词典全部背下来的。我听了真是惊为天人。
背景说完了,说他的儿子,李同学。他比我小3岁,记得妈妈带着他上街或是做很多事,都会一边走,一边讲,对孩子有很多信息输入。仅仅这一点,邻居们上上下下都非常佩服。
而且,关键的是,这导致李同学学习能力超强,他暑假期间自己看了小学和初中的书,于是他小学4年级毕业后直接上了初中一年级,是我的同班同学,我是班长。他那时候8岁。印象最深的是,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些句子,正常句子他需要3次喘气才能读完,因为年龄太小了嘛。我们班同学多数已经12-14岁,他8岁。
中间听家里人闲谈中叙述过,大意是:李叔叔是个人才,但是他教计算机,学校也不重视他之类的,哎,很可惜。
后来想想看,一个中等师范学校,目标是培养乡镇和农村的合格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提高人口基本素质,不重视他和计算机专业也是自然。
李同学只跟我们同学了1个学期,他们一家就搬走了。听说去了广东某沿海城市的大学去工作。当时只是听家里人一句轻描淡写,毕竟是别人的人生。然而这么多年回过神来,我才觉得其中肯定有诸多不易,因此才想写出来。
感谢互联网,前些年得知李同学本科陕西某大学,已经从复旦研究生毕业在上海市政府工作。
后来,我再回顾起来,觉得他们不容易的地方是:
-从中部县城到沿海地区。2000年,仅仅地理距离对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是巨大挑战,更不要说举家搬迁后的种种适应,财务压力,如何克服的?
-从中等师范学校到大学。这个跨越很多人也许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说尝试了;
-放弃稳定的编制。夫妻都是教师,安逸舒适,生活质量高。人类很容易珍惜眼前利益,对未来长远的可能收益又持怀疑态度。
他们打破和获益的是:
-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有更好的地方去施展才能;
-孩子因此受益,平台和视野跟小县城不可同日而语;
促使我写这个故事的直接原因是,我突然想象到了一个场景,假如是20年后:
我拖着老又肥硕的身躯打开电视,我的儿子或孙子坐在旁边,电视上播放着上海市-市-长我那位李同学视察工作,接见外方的新闻。
而我对儿子或者孙子说:哎哎哎,你看见没,就是新闻里这个人,他曾经是我的同学,我还是他的班长呢!
我的儿子或孙子会问我:妈妈/奶奶,那你怎么混成现在这个样子滴?
我该如何回答呢?
我跟他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是什么造成了在2000年时候我们是同一个平台的同学,40年后,我们有如此的千差万别呢?
这个问题让我深深地思考。
我想,非常多的部分是:家里人的魄力,迁移的勇气,不吝投入的勤奋。
别抬杠,你可能说:你也不一定会身躯肥硕(虽然老是肯定的啦),他也不一定上海-市-长。你是对的。
那么,仅仅是一个问题:假如李同学的爸爸妈妈,在小县城留下和发展,李同学可能是什么样子呢?他有多大的可能在上海市政府的当红部门工作呢?
接下来想说的第二个故事,关于S先生。
生于70年代中后期的S先生
我跟他是工作交集。
他沉默寡言,其貌不扬,人看起来四个字:老实巴交。因为他很认可我的正直人格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所以成了朋友。
他从内陆某非省会小城市来到上海,带着老婆和孩子。彼时他们刚来。老婆从老家公立学校出来,在上海一个学校工作。他本人有视觉设计方面的才能。
他的老婆很漂亮,有气质。我见过他老婆之后,就很吃惊:这么漂亮的老婆,怎么找了他呢?这家伙有啥魅力啊?
后来证明,是我肤浅了。
我以为,他们是像上海大多数外地来打拼的青年人或中年人的样态一样,苦哈哈,节衣缩食,先从租个小房子开始,供养一个孩子,奋斗,攒点小钱,慢慢落户,让孩子有个上海身份,能够在上海读书,获取在上海内卷的机会。
并非如此。
因为跟他慢慢熟悉了,一天,我随口问起了他的家庭和打算。他说了下面一席话:
我家里老大已经在上海大学读书,刚过来,大一。我的二女儿上小学,跟着妈妈。我们现在租个房子住。我们的打算是,我老婆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利用这个背景去申请美国大学的教育博士,而我会同期去美国做线上展览,我有一些艺术设计作品,曾经在国际展览中获得过一些海外人士的好评。至于小女儿,我们带在身边,跟我们在美国读书。
我:有两个孩子真好啊!手足之情太珍贵了,不可替代。
他:是啊。我们当初生二胎时候,开放二胎了。学校很多同事都瞻前顾后,怕对老大的家庭待遇有影响,怕开销太大无法支撑,等等,我们就是非常果断,赶紧又生了一个。现在看来,那些思前想后的同事,家庭也没有多攒多少钱,孩子的发展也就是那样。
一向非常寡言的他,一下子就说出上面两段话,非常连贯,流畅,深思熟虑。我听完之后感受只有4个字:
肃然起敬。
前段时间又建立起联系,这位S先生的全家已经成功地到了北美,老婆在读博士,全家按照原有的计划在行走。
这位S先生,有勇气,有魄力,坚信长期主义。主要是:有明确规划。
第一个故事里的王阿姨一家,有勇气,有魄力,我想也有一定程度的规划。
他们的孩子都会受益的,当然他们也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自己无疑也是幸福和享受成果的。
今夕写下这两个故事,我有几点感受:
01
有句话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话是真的。但是有些时候,家庭的尽力托举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家庭通常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人的发展根基,所以我们总是忽视它,认为它是与生俱来的那部分,其实家庭给我们的支持和滋养太多了(当然不是所有人的家庭都是加分项),很多人应该感恩自己的父母和他们为了家庭发展所做出的的辛苦牺牲。
02
除了站在“孩子”角色去思考问题,假如将前两个故事中的家长作为个体,那么,他们确实掌握了“命运”这头野兽。他们的家庭可能都是非常一般的条件,他们用勇气和对长期主义的坚信,去评估自己,做规划,一步一步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03
作为人,想过好这个漫长又短暂的一生,双手勤奋是一定的,同时大脑也必须勤奋起来。持续提高和扩大认知,是重中之重的。Keep hungry,keep foolish,是乔大爷的实在话。
(刚得知:李叔叔现在是人工智能副教授,王阿姨是某学科的教授)
十一假期,写这个小文章,到这儿就没啥好说的了,祝大家瘦,美,活得畅快,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