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8【兰兰写给摔跤吧爸爸】的情书69/100

这是一封迟到的情书。

尽管看过电影就想提笔,但那时的切入视角是阿米尔汗,我喜欢他主演和导演的多部电影,但对这个来自印度的男神我却缺乏真正的了解,无感而发只得作罢。

看过连岳和几位朋友写的影评情书后,我又重新拾回写封情书的念想。这次是针对电影本身。

电影是励志片,所谓励志就是电影可以激发观众自强不息、拼搏到底的精神。但说实话,我对于类似“虎爸”角色的爸爸的作法并不以为然。

一个曾经的摔跤冠军,由于自己终生没有实现冲出印度的梦想,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籍由孩子实现自己个人梦想的“巨婴式”情感模式,大半的结局是悲剧吧。一样的严厉,一样的严苛,不一样的部分连岳大叔总结有四个方面:

一是爸爸本身不是Loser,是winner。我的点评:爸爸的成功经验的确在孩子冠军之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无法改变在孩子身上承载个人梦想的事实。

二是孩子本身的禀赋,这点我倒是非常赞同

三是转折点,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的重要转折点:两个女孩顿悟出学习摔跤是为她们自己,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不二法门,就不可能后面的成功大结局。

这一点恰恰是我觉得最难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教会孩子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内心驱动力。聪明的家长是点燃驱动力的火苗,让动力之火熊熊燃烧。

这一点我自认为是看电影的家长真正值得get的地方。

四是概率。这一点在残酷的竞技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成功万人景仰,国人的英雄,改变女性地位的楷模;而失败则免不了为大家所唾弃,把女孩弄成假小子,练什么摔跤?人类社会中同样上演达尔文先生的“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

让孩子成为少有的大人物,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将孩子培养成快乐、健康、幸福的人却是大概率目标。当然这不妨碍我们将观念、方法传递给孩子, 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孩子能够发展出自我,这比孩子的成功更重要。

尽管不同意电影的三观,但不妨碍我喜欢这部影片,正如连岳评价的那样“阿米尔汗的电影有独到、克制和比较高级的幽默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Black的课堂上有这么一个小篇章,在探讨人的需求提升这个话题上,从日常人们之间打招呼的方式即可窥见一斑。例如70...
    七小姐的大口红阅读 380评论 0 0
  • 淡蓝的思念 是清风的呼唤 梦中的你 可否听见 我这 声声的思念
    忆月一阅读 214评论 0 3
  • 还是从炉石安卓刚上架第一天开始接触炉石,0氪金党,纯凭爱好慢慢玩炉石,真正从零开始,从基础卡开始的玩家。 刚开始玩...
    前尘小忆梦阅读 393评论 0 0
  • 我们相遇,相识,相知。 我们的情谊是无法猜测的,比两小更亲密,比家人更熟悉,我们永远是坦诚相见。 我们曾手牵手...
    北方囡囡阅读 2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