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观点

有段时间,特别烦娃爹跟我讲话,他一开口我就想反驳或者跟他吵架。就觉得他开口说话不是指责就是批判,让人听完只想摔筷子掀桌子。

之前不知道咋回事,就觉得这人是不是没有情商啊,抑或直男属性,说话水平连小伙子这几岁小朋友都不如。我一反驳吧,娃爹又一脸无辜,觉得自己明明啥也没说,为啥我的反应会那么激烈,后来感觉话都不太敢说了。

后来在彻底明白了事实和观点以后,我才发现原因及症结所在——因为他讲述的都是他的主观的观点,而非客观的事实。

举个例子:

比如,他经常说我做饭没有灵魂或者说做饭没有用心。

这个就很难批判了,是吧。

什么叫做菜没有灵魂呢?你又不是做菜的人,咋知道人家在做饭时有没有用心呢?你自己都没有个标准来验证,就这么一通指责,不摔筷子,那真的都是好脾气了。

尤其是先你辛辛苦苦在厨房忙忙碌碌,用心的做了一桌子菜,且自己又及其满意的情况下,正闪着亮晶晶的眼睛祈求对方给予好评时,他煞风景的给出一个他的主观观点一通点评,真的很难忍。

这个属实属于情商太低了。

要么你能说出具体的菜品哪里不好,要么你能给出更好吃的方法,如果都不能,那你的观点就不成立,纯属没事找抽。

那有人要说了菜不好吃还不让说啦,咸淡还不能评了?!当然可以!参考上句话标准,加以委婉的语调,再适当的夸赞一二,效果绝对加倍。毕竟你们是家人而非仇人。

那有人又要说了,都是一家人为啥说话还要这么多弯弯绕绕,都不能直接点吗?家人也是人,是人就需要情绪价值,就想听好听的。不要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都啥年代了,良药已经不苦了,忠言也可以很好听,所以如果不能提供,但请只说事实,同时不要附带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家人不是情绪垃圾桶和灭火器,家是爱的港湾,是可以依靠的地方,不想办法弄的舒服一点,那么回家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观点输出也可谓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

比如前两天孩子去拍戏,里面有个两个小女孩,上完装后特别好看,我喜欢的不得了,几乎给整个剧组中我熟悉的人都安利了一遍,强烈输出了我的观点:她好好看,好端庄,好有后宫“贤妃”类角色的气派……她好可爱,像个小手办,我好喜欢。

卸了妆,再一看,“小手办”泯泯众人矣,“贤妃”变成了酷girl,乍一看“华妃”附体。

看我,又开始忍不住描述我的观点了……

比娃爹好一点的是他的观点带有攻击性,我的观点相对平和一点。

但是,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慢慢纠正,多用事实沟通,少输出观点。尤其在教育孩子上面,事实更客观,更能让孩子分辨是非对错,而观点,常常会左右孩子的判断。

看见,改正,学着让事实落地,让观点柔软,一起把日子过成舒服的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