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入校,15届毕业。转眼就是8年,今年又要迎来母校120周年校庆,不是社会精英,也没有让母校因为自己更荣耀,但没有什么愧疚,因为高中三年和之后的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上进、善良的好人。
为什么去了一中。姥爷家住在一中校本部西侧的单位家属院,那时候家属院与一中有一个栅栏门通着,可以随意进出。小时候经常偷偷去学校玩,虽然不正式,也算是比其他同学早入学几年。直至如今,一中的很多景象已经在我脑海里模糊,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阳光穿过高大的杨树洒在脸上,年幼的我好奇忐忑的走在校园里,看到满目的苍翠、绿树掩映中的教学楼、干净平整的道路,听到艺术楼某个房间里传来的钢琴声,一群高个子的大哥哥大姐姐自信阳光的走在校园的道路上,那种一中人自信、阳光、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一直记忆犹新。姥爷家好多家庭成员也都是一中毕业的,表弟、舅舅、姨、姥爷、母亲的爷爷都是一中毕业的,母亲的爷爷在革命战争时期考入山东省立五中(临沂一中的前身),接受了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回到农村老家创建了临沭县第一个党支部,宣传先进思想,发展周围年进步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我们四代人经历了一中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和当代。
12年去了南校区,南校区在芝麻墩街道,旁边是我们临沂的知名企业临工集团。因为入学成绩就不是很好,但我也一直很努力,虽然学习不是很好,老师也很一视同仁。历史王慧老师、政治宁佩荣老师、英语张娟老师从来没有因为我学习差而放弃我,一直鼓励我,经常提问我,这给了我青春时期很强的自尊心。记忆中来一杯的鸡腿鸡架子,正门右边的板面,正门左边食堂最好吃的盒饭,课间操翘课去食堂喝糁;由于学校比较偏远,离市区10多公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购物广场,冬天小休偶尔不回家,就和同学一块去赶李石河集,然后在集市上澡堂洗澡。青春年少时在这里遇到人生中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至今遇到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苦恼,快乐的事情也会首先想到他们诉说。
今年农历新年正月十四,班长组织班里同学聚会,去了十一名同学,因为大都在外地求学、工作。感慨时间过的飞快,12年党的十八召开,去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工作岗位的同学有在政府、电网、医院、银行、企业等岗位上努力。
不擅长用文字表达想法,但还是忍不住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对一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