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意义知乎精彩回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吃过武汉的鸭脖子吗?以前我觉得蛮恶心的,心想那种东西怎么能吃呢。可有一回我一个武汉的朋友放暑假回家,来的时候给我带了些特产,其中就包括鸭脖子。我朋友极力推荐我尝尝,我就勉为其难尝了下,结果发现——好好吃!非常好吃!好吃到升天!好香啊!


你听过 Lana Del Rey 的歌吗?前些日子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觉得插曲《Young and Beautiful》很好听,就顺便听了下那个歌手的别的歌,发现她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嗓音很有感觉!哦,对了,她有首歌就叫《Born To Die》。


你看过东野奎吾的小说《白夜行》吗?我是不看侦探小说的,但很多人都推荐东野奎吾的《白夜行》,我就去看了。看完唏嘘不已,觉得真是太好看了,太精彩了,而且我也不想跟别人剧透如何精彩,就很想推荐别人也去看。我甚至还看了他的《嫌疑犯X的献身》。


你看过电视剧《甄嬛传》吗?我一直很鄙视宫斗小说、后宫剧,但这部剧真是让我震惊不已,不仅仅是服装、道具、礼仪把观众们真的带到了那个时空,而且还有孙俪的演技,真是好极了,从前都没关注过孙俪,一下子迷上她的熹贵妃了。


你看过电影《白鹿原》吗?哦,不,我不是来推荐这部电影的,《白鹿原》书写的很好,电影改编得很糟糕,我是想说电影里的那个担担面,看起来好好吃哦,还有那个秦腔,听起来好有感觉。我在群里发了那个担担面的截图,有人告诉我,那不是「担担面」,那叫「扯面」,于是我又幻想,好想吃那个「扯面」哦,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虽然我至今还没吃到,也不晓得上海哪儿有这种「扯面」吃,但仍旧很幻想。


你吃过麻辣香锅吗?我肠胃不好,很少吃辣的东西,有一回跟男朋友出去吃饭,路过一家麻辣香锅,就想去试试,结果发现,超级好吃!两个人说着笑着,再来点酸梅汁,很享受!


……


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但你要说,人终会消失,我想了想,似乎的确是这样。你要问,人生有何意义,我也不大清楚。你再问,为什么要活着,我更是说不上来了,应该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同吧。


可我觉得,人活一世,有目标、有斗志固然是好的,可也没必要非去追求什么「人生意义」、「终极奥义」吧。人世间这么多美好的东西,每天都能接触到其中的一部分,比如鸭脖子、《Young and Beautiful》、《白夜行》、《甄嬛传》、扯面、麻辣香锅……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干嘛要把生活想得那么高深莫测,开开心心地过着,有好吃的吃,有好看的看,有好玩的玩,不是很好吗。如果有想追求的东西,那就去追求;没有的话也没关系,过好每一天,不是很好吗。


我并不是一个吃货,但我每次吃到好吃的东西时,都觉得这个世界好好哦,人生真是美好,多姿多彩,生活真是灿烂,能吃到这么好的美食。我从来没想过,这样一顿美食对我的人生有何意义,也没想过这样吃着是为了什么——非要问为什么的话,大概是因为我真的饿了——可我仍是觉得好开心哦,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人这一辈子,不是非得要有什么意义的,开开心心的就很好了。再说了,这世上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谁说活着没意思呢。能享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难道不是活着的莫大意义吗。还是说,你提问的缘故便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用心体味过周边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之处,所以对太过平淡无奇的生命产生了忧虑与怀疑?


据说许多哲学家因为对人生思考太过深邃,忽视了去用心去感受身边生活的美好,因而都活得很悲观。诚希望你能积极一点,多多感受身边的美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精致,找寻到人生在世的快乐。

2/

一直以来,各种媒体都把多巴胺描述成人类愉悦感的来源,多巴胺意味着快乐,是大脑感到幸福的根源。各种文章把多巴胺形容成生活值得一过的终极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享受每一个快乐时刻的本质,每一个人企图通过药物、运动、食物、性或者地位来追求的高潮体验。但是事实上,脑科学研究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多巴胺并不是媒体所渲染的,快乐分子,或者快乐的根源。


多巴胺的作用其实非常简单。对于多巴胺的准确的本质描述,一个是多巴胺作用于我们的奖赏系统,让我们产生欲望;另外一个作用是,让大脑预期奖赏,从而指导相应的行为。简单的来说,多巴胺的作用,就是“让你想要”,和让你选择能得到更多奖励的行为。多巴胺和快乐,其实关系并不大。


就像高晓松说的: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这个欲望,就是多巴胺的分泌。


在1978年,Roy Wise发表了一篇关于多巴胺的研究论文,他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清空了小老鼠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接着小老鼠变得对美味的食物或者一些会导致成瘾的药物变得无欲无求,不会再作出任何努力来获得这些奖励。在之后几十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一再重复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大家也一直以为多巴胺和愉悦、快乐的感觉有关。但是之后密歇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Kent C. Berridge的研究,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他的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当动物感到开心的时候,通常会舔嘴唇,比如很饿的时候吃到特别好吃的东西,或者很渴的时候终于喝到了水。这个舔嘴唇现象在老鼠、猩猩和人类小婴儿中都有。然后Terry Robinson的同事用神经毒素损毁了小老鼠的多巴胺分泌中枢,想看看他们对美味的食物是不是不再会有愉快的舔嘴唇反应。结果恰恰出乎他们意料,小老鼠在没有了多巴胺之后,不再主动寻找食物,但是当他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喂到眼前,还是会舔嘴唇表示很开心。然后相反,科学家通过电刺激给小老鼠增加多巴胺水平,结果小老鼠会拼命地找吃的,并且吃很多东西,但是他们的快乐的舔嘴唇并不会增加,而且即使食物变难吃了,这些多巴胺过剩的小老鼠还是会吃很多。这个结果意味着,多巴胺并不产生愉悦感,而是产生欲望。


所以,你很想要某样东西或者做某件事,并不代表这样东西或者这件事就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想要和需要,想要和快乐,其实是分立的两件事,两个系统。多巴胺带给人想要的感觉,让人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快乐,则指的是“被满足”,这个和多巴胺并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一样东西、一件事情,可能你并不需要他,但是多巴胺会让你一直想要做这件事、获得这个东西,而最后即使获得了,其实也并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

3/

以我所见,工作这事,是违背人本性的——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投入劳力与时间换取物质资料,都是如此。


但在这个时代,工作又是人类最高效的自我满足手段——物质和精神,都是如此。



现代文明的重大进步之一,是各类自然科学,消解了人类的神圣性。承认了人生于世,暂时是高级动物。


按说,人类是脆弱的。会饿,会渴,会有多余的睾丸酮,需要满足性欲;冬天会冷,夏天会热。人类进化出了复杂的感受器官,提醒你这些感受,程度重了,还会丧命。


所以人类就需要一些物质资料,来满足身体所需。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就得自己驯化仆人、就地生产。人类的聪明,在于会用工具。


我故去的外婆就是这么个手艺人:她会编篮子、会编藤椅,做饭做得一流,懂得养鸡、修花圃、腌鱼。这些我一样都不会。



我也想过:理论上,如果我足够强壮,可以用20公里开外的时速到处跑,我就不需要汽车或交通卡;如果我能自己做饭,我就只需要菜市场,不需要餐厅和厨子;如果我能徒手攒iPad,我就不用去苹果专卖店啦。


然而我做不来,但我还是可以在现代社会活得好好的。现代文明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在城市里,你真的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单靠超市购物和网络下单,就可以找到满足日常所需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但那不是全然独立,而是一种物质上的彼此交换。你睡醒时躺卧的床铺、你在洗手间里用的牙膏和杯子、你穿的衣服、你手里攥着的手机、你脚下穿的鞋子、你用的笔记本电脑、你独自看的电影、你一个人去餐厅点菜吃的东西,都是他人制造的。


你只是用货币购买了这些东西,但没有这些事物的制造者,你只能茹毛饮血的生活——能不能活得久还是个问题。



所以,工作这事儿,也只是一个人,在庞大而发达的社会体系里,找一个岗位,付出劳动力和时间,以便换取满足自己身体或精神需求的物质资料,而已。






但人这玩意,既得陇,复望蜀,又不止有物质需求。






管理学里,麦克格雷先生提过一茬。X理论的基调是,人类好逸恶劳,需要不时管束。Y理论的基调是,人类喜欢工作,甚至会寻求更多责任。


赫尔佐格先生有个说法,我很是认同。他的意思是,作为老板,你先得满足劳动者不饿不渴不会生活在脏乱差中,这样劳动者的负面情绪就较少;然后你再满足劳动者的成就感满足感,这样劳动者就能得到激励。


在我看来,其实可以这么理解:


先吃饱肚子,再谈论思想。



如上所述,人有物质需求,有情感需求。人生于世,也就是满足这两点。


所以这个时代,人类可以用工作岗位等同于物质资料地位,然后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好的老板,懂得先满足物质需求(让手下吃饱穿暖),再给点情感需求(“我们这个职业很高尚!”“我们以后是要上市的!”)。


当然也有缺德老板,用情感来补物质——“我们将来发了财,每个人分白宫一套房子!——这个月工资先不发了。”





当然也没什么了不起。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养一只猫,来获取心灵慰藉;或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吃一顿好的,然后拍照发朋友圈获得点赞来满足愉悦,都是用物质资料换精神乐趣。无可厚非。






然而,人类是会自我调节的动物。


我遇到过不同的例子。有的人就会不断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以图物质和精神上,都获得满足。


有些人就会自我麻醉。我遇到过不少次,私下里觉得“干得真没劲儿”,但在饭局上会反复念叨“我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特别有成就感”。


人会在物质和精神间找平衡。比如,为了让自己快乐,少挣点物质资料;或者为了让自己物质丰足,牺牲一点精神乐趣。



我父亲,他在一个单位体系做了四十年。他很快乐。觉得上班、做事、喝小酒、读书、钓鱼就很高兴。


我母亲,先后换过五六七八个单位,最后自己创业了。她也很快乐。觉得这样做,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不同的,说到底,只要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物质+精神平衡,自己开心就好了。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提过一个例子。一对厨子,饭馆打烊后,他们在后厨,自己给自己炒了盘菜,找点小酒,很惬意的饮食一番,舒服那一两个时辰。


古龙说,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许多平凡人,也就是这样。他们找到了一个工作,调整好了自己的身心处境,能让自己心情和顺的那么每天一两个时辰,就够了。






但是人类毕竟是个麻烦的动物。既得陇,复望蜀。





人类投入劳动力和时间来工作,换取物质资料以生活,顺便满足精神需求。但人类不是机器,还需要些别的。


比如,工作得有意义,最好是有前途,还能带来社会地位——当然,考虑到这些的,基本已经不会挨饿受冻了就是。


如上所述,工作这事儿,本身并不是自然存在的,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不得已。非要从一个以时间和劳动力换物质资料的事情里,强求太多的精神愉悦和自我满足,不是不可以,但没那么必要。




百达翡丽表有个广告,说“你无法拥有百达翡丽,你只是替后代保管它。”


实际上道出了人生真谛。按人世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真没什么,是独一无二属于你的。比如张佳玮买了一个房子,产权七十年,而张佳玮买完房子后只活了六十九年,虽然法理上有别的可说,但张佳玮拥有那房子,也就真只有六十九年。


所谓“七十年”,也只是暂且让你有“这些都属于我”的幻觉罢了。


所以人的精神需求,许多是基于体验与感受,得出的幻觉。许多事情,我们并不真正拥有。真属于我们的,是体验、记忆和感受,以及综合这些,得到的一些认知。


比如,我们谁都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爱人,我们只是通过一些外在表象,诸如拥抱、亲吻、对方递来的眼神,获得一种“我拥有着对方呢”的感觉,然后就幸福了。




我活到现在,一直在做自由职业,没上过一天班。许多朋友谈起来,总觉得我很自由。



做自由职业,自然有其确实的好处。比如,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合作熟了的编辑,彼此递一言两语,意思明白了,就不用多掰扯。你提要求,我交稿子,大家齐活儿。


对生活,自己心里也比较有数。比如某段时间很忙,但明确知道自己能挣到钱。某段时间钱少,嗯,但能享受点闲空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入和闲空难两全,好在自己也能权衡。


但其实,坏处也不少。比如,永远解释不清自己是干嘛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妈跟亲友解释我是自由撰稿人,不懂;“那他在电视台做解说”,噢人家懂了。


比如,实际上因为心理压力,并不那么自由。




在这个物质相对丰满的时代,快乐和忧愁,其实都是精神上的。


忧愁来自一种切身的起伏感。这种感觉很微妙,甚至不能说是危机感。但总有些力量在推动着你:“如果我这些时间不是用来玩儿,而是正经看看书,写写字,应该会好一些吧?”


“如果我把这些时间用在跑步、看博物馆、做短途旅游,好像比玩游戏和赖床有意义呵?!”



快乐则是一种想法,“如果我今天不高兴写约稿,我也可以跑出去溜达一整天。”——虽然实际上,因为前一种起伏感在压迫着,我不太会这么做。快乐,也无非来自于确认自己有这么种选择权罢了。



如是,所谓快乐与自由,其实很多还是出于一种幻觉,一种归类后的自我认知。


事情本身存在于那里,只是你可以通过各类想法,来将其加工成不同的模样,最后造成一种幻觉,让自己快乐或忧愁,如是而已。




关于自由,另有一种说法。萨特举个例子:囚犯也是自由的,比如他有越狱的自由——只是得相应的承担责任。


同样,张佳玮也有随时随地去酒池肉林的自由,只要别怕付不起账。


我的许多朋友工作得累,都说起过想要自由,然而一想到获得自由的同时会失去未来的经济保障,就有些胆寒。但实际上,如上所述:他们失去了相对的自由,但获得了经济上的安全感这一精神需求;我获得的是自由的幻觉,但我就没有安全感。


自由和安全,也只是幻觉制造的两种不同快感而已。




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自己处境的意义,大致也只是这样的幻觉产品。


如上所述,这个时代,大多数工作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所以多出来的,很大程度是精神需求。


如果觉得高兴,就切切实实的高兴;如果觉得不高兴,多想一想:所谓的等级高下、精神需求,绝大多数也只是人类制造出来自我愉悦用的而已。


庄子说蜗牛两个角上,各有一个国,经常打仗,拼死竞逐,争夺那点领地。


在我想来,一种合适的态度是这样的:


高兴的时候,把自己当战胜方。不高兴的时候,把自己当看待这一切的庄子好了。




当然会有人说:这样想不客观啊,是自我麻醉啊,如此云云,那么换个角度想想好了。人类是无法完全明了他人的,了解自己都够呛。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只是根据自己不那么宽泛的信息渠道,自己加工出来的概念。反正对世界的认知也是糊里糊涂,想法子让自己高兴一点就是了呗。毕竟,那些让你不快乐的精神因素,大多也只是幻觉。


4/

一张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最后还是以高晓松的那句话结尾,当你分不清楚理想和欲望时,那么你要知道理想是让人快乐的,而欲望,在你所想起的时候,是痛苦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