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否真的需要“社会化”?

张小龙在去年12月份的公开演讲中展示数据显示:“80%的微信订阅号阅读量来源于朋友圈。”

80%的用户倾向于从朋友圈发现内容

换言之,绝大部分微信用户获取订阅号内容的源头是他的朋友圈好友,只有少数的用户会特地去点开微信公众要的菜单去刷内容。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好处在于:

1)无论订阅号粉丝数多少,推送的阅读数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文章内容质量。因为只有被用户分享到朋友圈,内容才会更容易被点开。这有利于激励订阅号专注于提高文章质量。

2)好友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到你面前,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如此一来你的信息获取和筛选的门槛能够大大降低。

大部分用户喜欢将内容直接分享到朋友圈

容易被分享的内容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文章主题积极,读完后让读者感到兴奋;

2)让用户非常愤怒和恐慌的文章;

3)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4)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

5)有价值的故事。

社会化阅读,从传统的以内容为核心,到如今我们以读者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淘汰劣质内容,筛选传播有价值的内容。朋友圈中分享订阅号推送的模式,似乎就是“社会化阅读”的模式。但这样的模式就衍生了以下弊端:

虽然朋友圈是熟人社交,用户彼此之间由于各方面原因维持着比较强的社交关系(工作号不包在内),但是对于阅读的兴趣需求毕竟难以相同。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等原因,有时候对"好的内容“的把握甚至大不相同。例如别人眼中的心灵鸡汤,在你眼中就成了矫情的垃圾文章。用户由于被不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刷屏,往往就会逃离。

《不转不是中国人》,《快转发给你最爱的人》,《你不可不看的十件人生大事》....等等内容似乎仍别一部分人追捧。

社会化阅读,除了一个高用户黏性的环境,还需要促成个性化订阅这重要的一环。因为口味不一样,作为一个生态,就要把相同口味的人拉到一起,让他们彼此看见,这便是个性化订阅的作用。虽然朋友圈有屏蔽以及分组功能,但是对用户来说要屏蔽掉所有不想看的内容,操作成本太高。

要完成微信用户对订阅号内容的个性化订阅,以下是我的一些脑洞:

(普通的一些社区给用户做加法,开通账号就会引导用户关注兴趣话题。但是对于信息过载的微信朋友圈,似乎做减法才能让用户更舒适地体验阅读)

1)引导订阅号为推送贴上关键字标签(限量,甚至预设),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标签屏蔽掉一些推送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这是对于内容的个性化订阅。例如假设我从来不关心体育新闻,我可以直接屏蔽掉有此类标签的推送文。

2)再者,是对于人的个性化订阅。过去,我们强调朋友圈是熟人社交,但现在,我们的朋友圈有很多社交关系链并不太强的人。假设我比较关注这个人的近况(原创内容),但是对于他分享的推送完全不感冒甚至排斥,那么屏蔽掉某个用户的推送分享也是有用户需求的。

社会化阅读必然是趋势所在,但是只有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能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社会化阅读的模式才能更加稳固地成长与创新。

(先写到这,后续有想到再补充,本人学生一枚,爱好互联网产品,欢迎拍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2评论 4 26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821评论 25 709
  • 假值 以下值在 JavaScript 中被当作假值, 在逻辑运算中能被转换成falsenullNaN0""空字符串...
    饥人谷_Chou阅读 2,389评论 0 0
  • 每当我们悲伤迷茫的时候 总会有一阵风 为你吹尽世间所有的阴霾与尘埃 所以天空永远清澈透明能看见夜空中的群星 所以阳...
    梓祺L阅读 175评论 0 3
  • 关键函数 iOS6以前- (CGSize)sizeWithFont:(UIFont *)font constrai...
    松哥888阅读 9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