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吃油炸食品的我,饱食一顿油炸撒子和油饼的结果就是感受到来自胃的强烈不满。
食物,尤其是油炸香脆食物带给人的满足感,大概在智人的时代就以基因的形式留下痕迹。
所以在最开始就让我破饱食之戒,兴奋的大脑会让自己停不下来,明知是过于油腻的食物,明知自己的胃可能承受不起,在这一刻似乎都不重要。
本能会是驱使嘴巴停不下来的力量,直到吃腻、吃不下为之。
这种本能超过理智的放任,事后不仅不会后怕,反而是各种为自己辩解的借口,然后自然又理所当然的接受。
进步的力量必是本能和理智的微妙平衡
当午夜,在梦中梦被胃的胀痛强行换回沉睡的大脑,呕吐过后,鼻腔倒灌异物,难受不止的时候,感慨的竟不是放任之后的懊恼,而是胃动力似乎还不错,瞧这对抗地球引力瞬间的爆发力。
口腹之欲的本能
以异养为营养方式的人类,相比自养的植物,每一个细胞对于营养素的追求可以类比草木之于阳光的依赖。
理所当然的认知本能,让肥胖症成为当代高发病之一。很多人对于脂肪的情感是又爱又恨,身材骨感甚至成为一种大众审美。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刚刚好”之中庸智慧
我一直都坚信,文明始于克制,一种对于本能的克制。
从智人到现代人区区几万年,从普通的丛林着变成如今的主宰者,我想在最初的最初,肯定有一个智人他顿悟了,受到启示般有了信仰,然后带领智人走出丛林建立一个个迄今都为之惊叹的文明遗址。
相对于在丛林中自由自在的狩猎者,殷殷期盼风调雨顺、仰天鼻息的最早的农耕劳力者不会是一个更轻松愉快的选择;况且从人体骨骼结构来看,农耕所带来的持续性损耗动作是不利于人的健康。
然,因为信仰,智人放弃了自由自在的狩猎生活,放弃或许更加营养均衡的生活方式,淡化各种堪称完美的丛林生存技巧,甚至是完美到极致的身材,却选择把动植物驯化,留下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故事。
信仰的力量,代价或许高昂,过程或许艰难又漫长甚至是痛苦,回报在短期来看甚至存在不确定性。
即便如是,在信仰和本能之间智人选择了信仰,成就了同时代其他类人不能成就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