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
乔文达与悉达多同是婆罗门之子。两人一起长大,一起修习辩论,修习参禅的艺术及冥想的功夫。 悉达多受众人拥戴时,乔文达一直追随着他。
书中两人的第一次对话:
晚上,冥想时间后,悉达多对乔文达道:“明日一早,我的朋友,悉达多将加入沙门的行列。他将成为一名沙门。”
……乔文达意识到:时候到了,悉达多要去走自己的路。他的命运即将萌发。不仅是他的,也是他乔文达的命运。
在两人共同看到三位沙门(苦行僧)经过城邑时,悉达多萌生出想加入的心情,而乔文达,内心是把两人的命运绑在一起的。
这时的乔文达是悉达多的追随者。
书中两人的第二次对话:
乔文达走向悉达多热忱地说道:“悉达多,我无权责备你。我们两人都聆听了世尊宣法,我们都认同法义。乔文达听后已皈依佛陀。可是你,我敬爱的人,难道不想步解脱之路?你还在犹豫,还在等待吗?”
悉达多听到乔文达的话如梦方醒。他久久地凝视着乔文达的脸。之后绝无戏言地轻声道:“乔文达,我的朋友,你已迈出步子,你选择了这条路。哦,乔文达,你一直是我的朋友,一直紧随我。我时常问:会有那么一天,乔文达听凭自己的心声,独自迈步前行吗?你看,你现在成了男子汉,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始终跟随他,哦,我的朋友!愿你寻得解脱!”
两人离开沙门的行列后,因聆听至尊宣法,而产生不同的想法,分道扬镳。
乔文达认同佛陀的法义,决定皈依佛陀。而悉达多却希望自己寻找人生的法义。
乔文达是一个想法很简单的人,谁令他信服他就追随谁。
书中两人的第三次对话:
“可现在,悉达多,现在你是什么人?”
“我不知道,我知道得不比你多。我在路上。我曾是富人,现在不是。而明天我是什么人,我不知道。”
“你失去了财富?”
“我失去了财富,或财富失去了我。它已不在。世相之轮飞转,乔文达。婆罗门悉达多在哪里?沙门悉达多在哪里?富有的悉达多在哪里?无常之物更迭迅速。乔文达,这你晓得。”
乔文达疑惑地长久注视他青年时代的朋友。他向他致意,如同向一位贵人致意,接着继续赶路。
此时两人已年过半百。乔文达仍然是世尊佛陀的弟子,而悉达多已经历的尘世的一切,成为富商,品尝爱欲,赌博,喝酒……
两人再见时,乔文达已认不出悉达多,而悉达多一眼认出了乔文达。
此时的乔文达是一个正经有理的得道高僧,而悉达多却抛弃过往一切,心灰意冷,差点跳河溺亡。
这是唯一的一次,在乔文达眼里悉达多失去高高在上的光环,变成失败者。乔文达对这时的悉达多充满疑问,但还是舍下悉达多,追赶同门的步伐了。
书中两人的第四次对话:
“悉达多,”他道,“我们老了,恐怕再难相见。亲爱的,我认为你已寻得安宁。而我尚未收获。敬爱的人,为我再讲几句我能领悟的话!送我上路。悉达多,我的路时常艰难,时常昏暗。”
悉达多默默地,以惯常的平静微笑望向他。乔文达注视他的脸,带着畏惧与渴望。他眼中写满痛楚,写满永恒的探求和永恒的失落。
悉达多看在眼里,微笑着。
“弯下腰!”他轻声道,“过来弯下腰!再近些,近些!吻我的额头,乔文达!”
乔文达十分惊讶。但爱和一种预感驱使他遵照悉达多的话,弯腰凑近他,亲吻他的额头。……发生了奇迹:
他不再看见悉达多的脸。他看见许多旁人的脸,……成百上千张脸生成、寂灭,又同时存在、展现。这些脸持续地改变着、更新着。却又都是悉达多的脸。……是乔文达亲吻他额头的瞬间,他微笑的脸。……这是圆成者之笑。
乔文达不知时间是否存在,不知这情境持续了一秒还是百年,不知是否有悉达多,有乔达摩,是否有“我”和“你”。……望向悉达多刚刚呈现了一切形象,……万千幻象从表面退去后,他的微笑平静、轻柔,或慈悲,或嘲讽,正如佛陀的微笑。
乔文达深深鞠躬。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流满他苍老的脸。……悉达多的微笑让他忆起一生中爱过的一切,忆起一生中宝贵和神圣的一切。
晚年再遇,悉达多已悟得自己的道,而乔文达一生遵循僧规,如今仍探求着。
当悉达多对乔文达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乔文达是不理解不赞同的,但临别前的一吻,却让乔文达泪流满面。
这其中的深意,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