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沙龙后的思考
昨晚沙龙中,一位妈妈说到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没有一点自尊?工作中也经常有父母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加有自尊?父母怎样尊重孩子?那今天就简单说一说自尊。
No.2 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现在社会流行的说法是给到孩子自尊。“自尊”从字面上看,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给到自己尊重。也就是说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价体系。
个人认为,如果父母给予与孩子自尊,很多敏感的孩子就有可能感觉到被管控、被要求。父母给到的自尊包括: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等等,这些都是好玩而且是无害的,前提是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他人的评价。
昨晚沙龙中说到了,没有人喜欢被要求,孩子也一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就有可能变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行为的对与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给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成人应该教会孩子把范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问题。生活中,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看到孩子犯错误就愤怒了,这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这样,孩子就不能从犯错误中学习到有益的经验,从而把关注点就放到了怎样免于父母的指责上面。
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在孩子犯错误之后,和孩子一起面对错误,而不是去指责和否定。当孩子在错误后取得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父母的鼓励和看见是孩子自尊的主要来源之一。
No.3 和孩子沟通的四步骤
只有当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才会受到鼓舞,一旦孩子觉得被理解了,才会更加愿意听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大家记住,只有孩子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话。那父母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呢?
第一步:倾听孩子,让孩子完整而清晰地描述事件的过程,过程中我们不打断,不评判。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把眼光从手机或其他工作中移开,用温和的眼光看着孩子:和爸爸(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步:用我+信息表达自己。信息的内容包括:
(1)对于一个自己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也就是我们对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简单描述:你看到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干扰到了你,而不是你对这种行为贴标签或者评判。
(2)父母对于这件事情的感受,准确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看到家里两个孩子打架,自己感非常焦虑;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自己很愤怒等。
(3)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影响。有一位妈妈说过,看到孩子的作业连着两天没写完,自己就开始牙疼。
第三步:把指责、命令和评判性的陈述句换成对事件有意义的疑问句。比如:父母下班后发现孩子没写完作业,可以问孩子:你的作业没写完,我很不开心,我工作了一天后,不得不拿出时间来陪你写作业,孩子,我想问一下,你计划多久写完剩余的作业呢?
这样和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是对于事件自己有主动权、参与权,继而推动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在参与到决策中来之后,就会有一份责任感,就会积极主动去完成。
第四步:沟通结果的实施。在尊重家人(包括孩子)的意见之后,大家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性意见,这时候就要把沟通结果付诸行动,一个家庭的活力很多时候表现在动机和行动上。比如,孩子想养一只宠物,大家经过几次讨论,一致同意养一只金渐层的小猫。完后由爸爸负责去宠物市场买回来,买回来以后,由妈妈和姐姐负责照顾小猫的起居,而小弟弟则负责和小猫玩耍,由爸爸负责买猫粮、猫砂和猫玩具等等。
No.4 父母需要认真学习
上述的内容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要让新的内容进来,放弃原来我们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模式。当父母急于改变自己,继而让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往往急于想快速见到结果,从而忘记了学习、成长是一个缓慢而艰辛的过程。不免会产生挫败感和焦虑,继而产生消极情绪。上述方法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情绪管理,四个步骤过程中,父母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给到孩子平和、娴静的氛围,否则就会无功而返,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自尊感,还会让孩子在原来的伤害之上雪上加霜。
当我们用上述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时,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而不是被压制和管控。当孩子感受到被压制、管控的时候,就会有防御,有了防御就会有逆反。父母的消极评判就像是一把刺刀,当父母端着刺刀朝向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了免于伤害,会拿起自己的盾牌去抵御刺刀,孩子手中的盾牌就是防御。防御之后,孩子就会在盾牌后面构建自己的模式来抵御父母刺刀的攻击,这种模式是和父母的模式相背离的,这也就是父母口中孩子的逆反。
大家看一下,整个过程父母和孩子就是处在对抗状态,剑拔弩张。在这种状态下,何来尊重?何来自尊?何来和谐?何来平和淡定?
只有孩子内心感受到了被尊重。外在的,孩子才能有自尊。也只有这样的孩子,心理力量才会足够强大,能抵御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经历中,才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自己纠结很长时间,更不会为了某个目的去讨好、迎合别人。
本文参考书目:
《P.E.T父母效能》《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