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周围是否布满了疲惫不堪的中年人?
我天天很忙,但我似乎没觉得疲惫,累是累点,但夜里倒头就睡,早上醒来也还好,中午再补个觉,又是满血复活的半天。
我不知道,或许我不感到疲惫是因为我从情感的圈子里跳出来了。早年看《春光乍泄》,那时是冲着张国荣去看的,至于是否看懂,似乎只是看到皮毛和不理解。昨天刷到这部片子的短视频讲解,就像那句爱过的人,即使重逢,还是会爱,是吧,曾经喜欢的明星,到后来看到还是喜欢,还是忍不住重温他的电影或者歌曲,其实有些东西并不是因为他者,而是自己内心的需求,映射到他人身上,于是爱上了某人,于是以为他刻在了自己身上,其实爱的还是自己,没变的仍然是那个“我”。何宝荣和黎耀辉的爱情故事,我光看讲解都已经觉得很累,为什么那么作呢?其实作的背后仍然是自我的投射,是从别人身上得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最深刻的爱最契合的那些时刻,恰好是那个缺失的自己与我所求完美结合,所以那样的时刻如此地充实了内心,似乎达到了圆满的时刻。但是无论如何,这仍然是一种向外求取的方式。
自从和同事的上次被误解事件,虽然后来她跟我说她想通了,而我似乎已经从友情的圈子里走出来,不光是对这个我在单位最依赖的同事,也可以说是对待我曾经的朋友或者现在的朋友,似乎都已经剔除情感的成分。只是诚实地为人做事,懒得计较,不动啥心思,这样反倒好,不再抱有那么多的偏见,对待每个人都会尽量体谅别人。在财务的岗位离开两年多,到这个月才有了一间自己的办公室,也有同事说,她并不喜欢一个人一间办公室,但是我却喜欢一个人,这样我拥有自己的时间能稍微多点了。
在家人的事上,也不再那么依赖,没有依赖就不会产生太多的情绪,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处理事情就会比较客观。当然也会埋怨,但不会不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