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识别危险

孩子四岁了,父母经常教小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防止小孩子上当受骗,受到伤害。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可能过分强调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导致小孩认为:不能跟陌生人讲话。以至于真的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懂向陌生人求助。其实很多陌生人还是安全的,比如说穿着警服的警察,比如穿着正式工作服在上班地点上班的收银员。如果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实像这些陌生人求助还是比较靠谱的。当然前提是这些陌生人是要在正常的工作地点。强调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谈话,这是一个坑,要改。还有另外一个坑就是:孩子往往会以为坏人就长得凶恶,就像动画片里面的那些坏人一样。我们知道看起来凶恶的并不一定是坏人,打扮干净,说话温柔的也不一定是好人。重点是要看他的行为。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提升孩子的警觉力,从而让孩子警觉那些不正常行为呢?第一,警惕环境,多看多听。多看,是看有没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多听,是听有没有不寻常的声音。平常可以通过做角色扮演来帮助孩子区别什么是不寻常的事情,什么是不寻常的声音。比如说,父母表现出一些不一样的行为,问小孩子哪些行为是正常的,哪些行为是不正常的。通过这种游戏,小孩子就更容易意识到不寻常的情况。第二,危险当头,相信直觉。我们的大脑天生有一种警觉系统,当遇到不同寻常的情况,我们可能会听到大脑的声音。孩子的理智和判断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有时候遇到复杂的情况,下不了决定。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去相信这个直觉。第三,预演危险,机会教育。当孩子的警觉性提升了,真的遇到了危险。要教孩子大声说不,尽快离开,告诉爸爸妈妈。比如在有人的公共场合大声说,这不是我的爸爸。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学了画食物,然后就想到端午假期的时候,全寝4个人一块出去吃火锅的场景,然后就把它画下来啦! 创意源于生活,日常...
    萌萌321阅读 239评论 2 4
  • 稀里糊涂地来了,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稀里糊涂地遇见了,又稀里糊涂地走散了…… 夏令营活动算是结束了,二十多天就这样...
    不好不坏先生阅读 434评论 0 0
  • 2017.03.22 星期三 阴有雨 晚上孩子读经过程中有时采用有感情朗读,有时慢速跟读,有时抢读,总之不断变...
    漳州宸妈阅读 1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