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明白如何去激励你的读者。
“激励”这两个字很妙,英文对应的是inspire。比起只是“明白向你的读者去传递什么”,做到“激励”,这是更有价值的。
就好像,如果一本教材想教用户如何弹钢琴,与其只是干巴巴地介绍乐理知识和指法,不如让读者先看到一幅学会弹钢琴后有多么美妙的画卷,在海岸公园的一角,身着干净的白衬衫,优雅怡然地弹奏《想见你》,仿佛女神/男神般令人憧憬的氛围感——被这样的愿景激励到的读者,会更有激情,更乐意去学习对应曲目的指法和技巧。有一句很有名的格言:
“当你想让人们造一艘大船,不必急着划分工作、下达命令,或让人们收集木材,而是先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无限渴望。”
002 真切地认可你的故事是有价值的,你自己是值得尊重的,如果确实有人受到了你的激励,你理应得到赞赏和关注。
写作本身就值得尊重。所以无需先担心自己写得好坏与否,而是尽可能袒露自己的真诚与思想。
普通人可以共情普通人。每个独立个体的成长经历,都有可能给其他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去启发。
写作的人愿意敞开曾经的伤口,分享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智慧,让有可能读到的人不再孤独,少走弯路,重燃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与渴望,这种传递精神力量的行动,原本就是值得嘉奖的。
带着这样的信念提笔,传递的力量会更强大,写作者也能坚持得更久。
003 回忆是什么话题让你一谈起来就“两眼放光”,下次有人问你那个话题时,把你所说的录下来,然后誊写成文字——你会从中发现,一本书的基本内容已经有啦。
写作来源于对生活中真实场景的真实抒发。
我们的很多感慨或解决方案,来自于遭遇具体问题时,被激发出来的智慧。我们的很多书被出版、被需要,也正是因为它们能服务于生活中某一种特定的挑战。
在那一刻,那个当下,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对话,本身就可能是非常典型的素材。把它们录下来,变成文字,这个过程会比另找一个时间,硬坐在书桌前“挤牙膏”,来得自然、流畅、愉悦得多,写出来的内容对于读者也会更具激励性。
004 理解书籍结构的优劣之别。
像做产品经理一样,对市面上的书做标杆案例拆解和竞品调研,分析他们在内容结构上的SWOT,并改进自己的写作框架。
提前用X-mind梳理好自己的主题线索,应该以怎样的次序排布最合理,然后再填充内容进去。
005 让读者关联信息所需的脑力既足以使阅读充满趣味,又不至于变得“太费劲”。
读者喜欢能学到些什么,又很轻松的作品。
有一个公式,“80%的熟悉+20%的陌生”:先给读者一些在常识范围内的描述,让他们不至于觉得晦涩难懂、距离遥远,然后逐步递增新奇感,让他们觉得不只是陈腔滥调、老生常谈。
把握好信息传递的节奏和幅度,就像变魔术般,从一根普通的橡皮筋开始,每一步增加一点点变量,直到形成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不知不觉间引人入胜。
006 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描述性词语和想法,可以应用于写作之中,在读者脑海里真实唤起你所描述的事物。好的写作会让读者身临其境,不管是小说中的一个场景,还是菜谱中一个美味四溢的厨房。
引人入胜还有一个关键,在于细节的准确、有效和丰富,呈现画面感。
最好对着真实的物体或场景,调动五感,来感受和体验,然后记录下来,而非只是描述抽象的概念或大体的轮廓。
大脑对于“真实”的要求很精妙。就像拍电影,是实拍景观还是后期CG,观众在那一瞬间的体感差别非常明显。越真实的场景,故事的推进越有信服力。
007 对于同一话题,相较于说话时所用的词语,在写作时,用词需要更丰富、更戏剧化、更具活力。
艺术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决定了表达的力度。
好比演舞台剧要用较为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演电视剧则会缩小些力度,等到演电影时,表情神态微乎其微,但也能处处传神。
书籍是透过视觉文字,与读者沟通并建立关系的,很多时候是跨越时空的沟通。这样的情况下,与读者的物理距离较远,需要更鲜活、更夸张、更栩栩如生的词汇来描述情节和人物,方能让读者感受到冲击力。
008 如果你在写书时遭遇瓶颈,那就花些时间研究背景资料吧。
输出倒逼输入。背景资料的补充,就像是演员演戏,要提前搭建人物小传。看起来了只写了/只演了一段生活中的冲突,但是做过功课的人(查过历史背景、宏观环境、成长经历等),就会写得/演得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因为所有矛盾/问题的发生,都是有动机的,建立在大环境的客观基础上,所以背景了解越翔实,人物演绎越真实,易代入。
009 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利用这一点,把话题分成若干“适合入口的小块”进行探讨,构成一系列较小篇幅的图书。
不要人为放大写作的难度。
对于读者来说,他们也想读得放松,收获快乐。所以与其写鸿篇巨制,不如“拆整为零”,降低写作和阅读双方的门槛。
就像这本《马上写出好文章》,仿佛一本案头工具手册,随时翻到任何一页,都能有所得,读起来愉快、无压力。
010 忠实的读者会购买你所出的每一本书,因为他们与你有共鸣,与你解释事物的方式有共鸣;他们依据你的作品,想象你的声音,而对于这种声音,他们也有共鸣。
读者共鸣的,其实是与作者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所以,在作品中展示这一点。
比如《自我的诞生》,本应晦涩艰深的心理学概念,被武志红老师写得富有诗意。从他的文字背后,可以看到他对人生挫折抱持的乐观积极、豁达敞亮的态度和格局。正是这样的状态,越发吸引我阅读,吸引我相信书中的理论与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