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未成年人自杀行为逐年增多。在成人看来,未成年人本该“少年不识愁滋味”,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他们既不需要面对工作中的尔虞我诈,也不需要承担生活中的压力山大,小小年纪也并未过多体验荒凉沧桑的人世。缘何会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自杀呢?
某天,张雪辉老师(张雪辉: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心理部主任,国家心理咨询师)在微信群里就儿童自杀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有感于她的分享,特整理成文,并于其中加入我本人一些浅薄的看法和建议。无其他目的,只为了更多父母从张老师的分享中学到一点教育孩子的知识,帮助孩子驱赶内心的阴霾,让孩子真正享受到阳光明媚,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文字为张老师原话。
【开始】
“大家早上好。今天阳光非常明媚,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是一个什么话题呢?来源于昨天我接到一个学生的微信。他跟我说他的一个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且在这之前,他的朋友是约过他的,就是想跟他见一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见到他的朋友。所以当他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非常地内疚和自责。他觉得如果当时能够见他朋友一面,也许他会发现一些端倪,也许事情会不一样。所以我的学生他非常地痛苦,就向我求救。实际上,每一个家庭或者每个人在面临丧失的时候,都几乎有非常多的自责,我们会想,如果当时我们做点什么,也许事情就不会这样子。
在19世纪的90年代,儿童自杀的数量经统计是直线上升的,当时引起社会各方面严重的关注。1879年,意大利一个社会学家恩里克他对自杀这个问题做出了权威系统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耻辱感和对惩罚的恐惧是造成15岁以下儿童自杀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精神失常,第三是家庭问题’。也有一些教育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如艾瑞克森提出:家庭生活的不幸和耻辱感、极度的内疚和惧怕惩罚是儿童自杀的环境因素。他觉得不应该将自杀看作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自杀是一长串的、前后相扣的事件,这个链的最后的一环,即使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周围的人发觉和意识到。
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叫亚伯拉罕,他对儿童自杀心理做过非常完整的研究。他认为儿童具有比成年人更强烈的情感,悔恨、羞耻感和内疚。它是儿童最常见的一个自杀原因。他告诫家长,儿童自杀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成年人,特别多见于承受不住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和一味鼓励早慧的压力。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鼓励孩子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孩子要比别人更优秀啊’‘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聪明,你才有一席之地’。这样子,其实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那我们说,儿童自杀是现代文明、社会生活日渐颓废和精神失常、不良的教育和早熟等造成的,儿童自杀率相对增多而且越来越频繁。
有时候很多大人视而不见,孩子们是会发出一些信息。但是我们的家长会觉得‘小孩子嘛,有什么大不了,他不会那么痛苦啊,我觉得他挺好的。’家长就看不到孩子们真正的情绪和他们的悲伤。”
【结束】
听过张老师的分享,我在网页搜索中输入“未成年人自杀”,可以查看到不少案例。
一些孩子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好,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这些孩子中也少数包括一直表现很优秀,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被老师家长责骂、惩罚或同学嗤笑,继而产生“我很没用”“我不该活着”“我是爸爸妈妈的拖累”等念头。在这些强烈的情感“作祟”控制下埋下“自杀”的苗头,然后在接下来的短期内不幸被老师家长不断责骂,自杀苗头膨胀直至主导所有情绪,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比如2016年1月26日下午,甘肃兰州市安宁区一位8岁男童家中自杀身亡。有网友爆料称,男童疑因写作业问题遭家长斥责自杀。
另一些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父母长年外出打工或父母感情破裂引发争吵、离异等造成其内心恐惧,在感觉上失去父母认定自己是“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孤儿”,是多余的,导致轻生的念头一发不可收拾。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毕节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里的主角。
这些曾经鲜活的小生命,令人扼腕叹息,让人心痛无比。花蕾般的年纪,还未绽放,却因尘世的种种而自我凋零。
根据儿童自杀事件的相关报道,总结儿童自杀的心理原因,大部分无外乎是张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的两个原因:“耻辱感和对惩罚的恐惧,及家庭问题。”对前者更具体的说法就是:“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和一味鼓励早慧”。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儿童自杀?怎样才能事先发觉儿童自杀的征兆,及时作出措施引导孩子不要走上不归路?
作为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之后,要一直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足够的安全感。众多心理研究、众多育儿书籍都强调父母在孩童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怎样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自小缺失父母之爱、不被关怀的孩子即使平平安安长大成人,但却不一定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坚强,因为拥有尘世的爱与温暖;他们却又比我们想象中脆弱、不堪一击,因为渴望爱而不得。
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记事,我们在教育方面不能一味地责备谩骂甚至殴打或者盲目地鼓励赞扬,要积极培养提升孩子的“挫折商”(可参考《为何家会伤人》第217页,作者:武志红,原文:“所谓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养一个人多向度思维,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在我理解,“挫折商”高低不仅是在面对挫败也是在面对赞誉时的所反映的内在情绪及外在表现。一个人若拥有较高的“挫折商”,在面对世事无常时较他人总归是要多一份淡定和坚韧。
若孩子入校读书,作为老师也不能采取冷淡、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哪怕有多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避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针对这一点,家长理应要和老师多多交流沟通,以便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一旦发现孩子不对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严重者还得求助心理医生,防患孩子自杀行为。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维护,防微杜渐,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不误入歧途,不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