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到底是什么?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听到一些关于“爱”的言语,也会看到一些以“爱”为出发点衍生出来的一些列动作,抉择。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吗?
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几个星期前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思考到写下这篇文章真的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因为我喜欢写作,所以更尊重写作,希望每一篇文章都是来自周边最真实的体验,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但是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对此有一定的思考,从未获得专属的答案。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聊到自己的感情问题,她聊的很多,聊天过程中我是一个倾听者,同时也是一个观察者:她是一个温州的女孩儿,喜欢上一个金华的男生,作为94年出生的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方面妈妈催着她早点结婚,另一方面又拒绝见她的金华男朋友,她跟妈妈周旋了一年之久软硬兼施,但是丝毫没有成效;妈妈还是一直坚持她嫁给温州的,哪怕是对方二婚有孩子也没关系;到最后竟然要求跟她断绝母女关系,还宣扬称后悔让她上学,不然什么事情都会听她的。
她的眼神透露着疲惫,透过眼神仿佛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无奈:一方面是自己的男朋友,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她说完后沉默了几秒钟,随后又跟我讲了哥哥的故事,她的哥哥也是在母亲的干预下放弃了自己选择的女朋友,与妈妈看中的媳妇儿结了婚,所以她的哥哥与妈妈现在总是有说不出来的隔阂。
我不了解她的男朋友,更不了解她的妈妈,所以我找不到安慰的入口,只是在继续倾听她的诉说;在她眼中,她的妈妈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爱实行“专治” ,从小到大她对妈妈的安排都是言听计从,唯独这次她的纠结好像撼动了妈妈“绝对权威”的地位。
在她讲述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整个屋子的压抑,似乎感觉自己的内心被一中陌生的东西死死困住,无论如何都无法挣脱,我知道一定是她传递出来的能量间接影响到了我;她的内心一定很崩溃吧。
在回来的路上,我被困住的内心开始慢慢释放,一切又都是轻松的快乐的舒服的样子。我很庆幸,从小到大一直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在选择,在生活:学生时代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步入社会后又选择自己愿意停留的城市,直到现在又选择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似乎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默默的拉开了我跟妈妈的物理距离,却渐渐拉近了我们的心理距离。
妈妈也曾经袒露过希望我可以留在她的身边:我曾经身体状况很差,她担心我在无法照顾自己;另一方面是她生病的时候我可以照应她。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外地上班间隙,我会跑步,我也慢慢得学会不挑食,尝试着吃一些不喜欢吃的蔬菜等,我用强健的身体素质告诉她:我是完全可以照顾自己的。
对于她生病我无法在身边这个诉求,我也纠结过,她的无形压力让我患上了“轻度抑郁”,后来开始研习哲学,开始修心:发现所谓的“苦情戏”无非是她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法;我开始试图不去配合演出她的苦情戏,而是投其所好,有闲钱的时候会转到她的卡上,让她至少有物质上的安全感;慢慢地,她开始潇洒地放弃自己的执念,只是在我做选择的时候提一些选择性意见,但从来不会干涉我的选择。我也用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每一次都是最佳选择。
现在,我跟妈妈的关系很好,她爱我,我也爱她;有时候会很好奇,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看事物的方式变了,所以才导致妈妈变了。还是妈妈真的变了,才导致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
我很喜欢并且享受这份很纯粹的爱:
爱你,所以尊重你的选择,而不是成为你的枷锁。
这份很纯粹的爱会还原我们世界本来的可爱模样,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去大胆探索人生的奥秘与精彩。
所以,当我们误将一份带有”枷锁“的爱投射给对方时,也是我们慢慢失去对方的过程
爱,是自由,不是枷锁;
爱,是宽容,不是专治。
爱,是倾听,不是拒绝。
让我们都慢慢学会爱,并且尝试爱,去爱自己的长辈,爱自己的伴侣,爱自己的孩子。